胥疏
xū shū
  • 拼 音:xū shū
  • 注 音:ㄒㄩ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与人相远,流转各地。《庄子·山木》:“虽飢渴隐约,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 郭庆藩 集释:“胥疏,疏也,言足跡之所未经也。” 王夫之 解:“胥疏,与人相远也。”
    (2).常有闲散、流浪等义。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胥疏退惰之中,功名絶纪;蹇产病昏之后,意乐全销。” 清 冯桂芬 《费树臣饮马长城图小影序》:“茂才怀抱利器,鬱鬱无所试,遭际时艰,胥疏侘傺,盖不胜其投笔请缨之孤愤。” 清 冯桂芬 《跋林文忠公河壖雪辔图》:“即以都转之才,亦胥疏湖江,落落无所嚮,可慨也。”

  • 基本含义
    指言辞或文章简略、简短,不够详尽。
  • 详细解释
    胥,通“叙”,指陈述、叙述。疏,指疏漏、不详尽。胥疏形容言辞或文章简略、简短,不够详尽。它常常用来形容表达不充分、叙述不完整的情况。
  • 使用场景
    胥疏多用于书面语,可用于描述文章、言辞、陈述等不够详尽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表达不清楚、不充分的文章或者演讲。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见于《韩非子·明法》:“胥疏起于不知,不知者胥疏。”意思是言辞简略、不详尽的原因是因为不了解、不懂得。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个常用的形容词。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为“胥疏”。
  • 例句
    1. 他的报告胥疏,没有给出足够的细节和数据。2. 这篇文章内容繁多,但却胥疏,缺乏逻辑和条理。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胥疏”记忆为“叙述疏漏”,即表达不充分、叙述不详尽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言简意赅”、“言之有物”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文胥疏,老师说要多写一些细节。2. 初中生:我们班的公告胥疏,没有写清楚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3. 高中生:这篇论文的论证过程胥疏,缺乏逻辑和条理。4. 大学生:这本教材的解释胥疏,没有提供足够的案例和实际应用。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胥疏”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