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咎
yuàn jiù
  • 拼 音:yuàn jiù
  • 注 音:ㄧㄨㄢˋ ㄐㄧ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埋怨,责备。《左传·昭公八年》:“小人之言,僭而无徵,故怨咎及之。”《三国志·吴志·张昭传》:“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唐 戴叔伦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十年官不进,歛迹无怨咎。”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东坡文字好嫚骂》:“﹝ 东坡 ﹞又尝自言:‘性不慎语言,与人无亲疎,輒输写肝胆,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尽而已,而世或记疏,以为怨咎。’”

  • 基本含义
    指因事情不如意而产生的怨恨和责备之情。
  • 详细解释
    怨咎是一个名词,指对事情不如意而产生的怨恨和责备之情。这种情绪常常伴随着对他人或外部条件的不满和指责。怨咎可以指对他人的不公正行为或对自身不如意的境遇的不满和愤怒。
  • 使用场景
    怨咎常常出现在人们遭受不公正待遇、受到伤害或遭受不幸时。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不满和责备,也可以用来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和自责。例如,在工作中被冤枉时,可以使用怨咎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在生活中遭受不幸时,可以使用怨咎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悲伤。
  • 故事起源
    怨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和传说。根据《史记·伍子胥列传》的记载,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将,因为受到楚王的冷遇和不公正对待,他怀有怨恨和愤怒之情。后来,伍子胥投靠了吴国,并协助吴王推翻了楚国的统治。这个故事成为了怨咎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怨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怨”表示怨恨和不满,“咎”表示责备和指责。
  • 例句
    1. 他对自己的失败心存怨咎。2. 她对他人的不义行为充满了怨咎。3. 在遭受不公正待遇后,他满腹怨咎。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怨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遭受不公正待遇而怀有怨恨和愤怒之情,将这种情绪称之为怨咎。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怨咎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怨天尤人、怨声载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不公正地批评了我,我心里充满了怨咎。2. 初中生:他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怨咎自己没有好好学习。3. 高中生:在面对家庭的困难时,她没有怨咎任何人,而是积极面对困境。4. 大学生:他对社会不公正的现象感到愤怒和怨咎,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