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米
zū mǐ
  • 拼 音:zū mǐ
  • 注 音:ㄗㄨ ㄇ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旧时向官府交纳的田赋。《后汉书·安帝纪》:“调 扬州 五郡租米。”《新唐书·裴耀卿传》:“又令租米悉输 东都 。”
    (2).旧时农民作为地租缴纳的米。《中国歌谣资料·诉苦歌二》:“如若租米交不出,绳捆索绑关牢里。”

  • 基本含义
    指借用他人的东西,特指借用他人的粮食。
  • 详细解释
    租米是由“租”和“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租指借用或租借的意思,米指稻谷或粮食。租米的基本含义是指借用他人的东西,特指借用他人的粮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因为自身困难而向他人借用粮食。
  • 使用场景
    租米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因为困难而向他人借用粮食的情况。例如,在农村地区,当某人的粮食不够吃或者遇到了灾害,他可能会向邻居或亲戚借用粮食来度过困难时期。这时可以使用租米来形容他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关于租米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古代农耕社会中形成的。在古代,农民的生活主要依赖于农作物的收获,如果遇到了天灾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粮食不够吃,他们可能会向邻居或亲戚借用粮食来度过困难时期。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租米”的概念。
  • 成语结构
    租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租”是动词,表示借用或租借的意思,“米”是宾语,表示粮食。
  • 例句
    1. 他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只能向邻居租米度日。2. 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他不愿意向别人租米,宁愿挨饿。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租米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个大米袋子,向另一个人借粮食的情景。这样,将成语的含义与形象结合起来,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农耕相关的成语,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粮食不够吃了,我向同学租米。2. 初中生:他家里遇到了灾害,只能向亲戚租米来度过困难时期。3. 高中生: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他不愿意向别人租米,宁愿节衣缩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