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册
shì cè
  • 拼 音:shì cè
  • 注 音:ㄕㄧˋ ㄘ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諡册”。指刻有为帝后上谥诏书的简册。《魏书·术艺传·江式》:“以书 文昭太后 尊号諡册,特除奉朝请,仍符节令。” 唐 颜真卿 《元陵仪注》:“礼仪使以諡册跪奠於宝綬之西,又以哀册跪奠於諡册之西。”《明史·礼志五》:“ 洪武 元年,追尊四庙諡号,册宝皆用玉。册简长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五分。简数从文之多寡。联以金绳,藉以锦褥,覆以红罗泥金夹帕。册匣,朱漆鏤金,龙凤文…… 建文 时,追尊諡册之典,以革除无考。” 清 顾炎武 《庙号议》:“以至諡册一颁,天下用为讥笑。”

  • 基本含义
    指给人起封号或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或重要人物去世后,根据其生平和功绩赐予的称号。
  • 详细解释
    谥号是中国古代对去世的人进行尊号的一种方式。它是根据人的品德、贡献、成就等因素来确定的。谥号一般由几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特定的含义。通过赐予谥号,可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纪念。
  • 使用场景
    谥号主要用于古代帝王、贵族或重要人物的尊号,用来表达对其功绩和贡献的肯定。在现代社会,谥号也可以用于对英雄、先贤等有特殊贡献的人进行尊称。
  • 故事起源
    谥号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帝王去世后,朝廷会根据其生平和功绩赐予尊号,以示对其的敬意和纪念。贵族和重要人物也可以得到特定的谥号。谥号的赐予是一种尊重和纪念的方式。
  • 成语结构
    谥册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谥”,意为封号或谥号;第二个字是“册”,意为册册,表示封号的册子或记录。
  • 例句
    1. 他在生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去世后被赐予了“忠诚之谥”。2. 这位科学家因其杰出的研究成果,被授予了“科学之谥”。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去世后,朝廷开了一本册子,记录着他的生平和功绩,并根据其贡献赐予了特定的封号。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和谥号的具体赐予标准。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尊号相关的成语,如“封妻荫子”、“谥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告诉我们,爷爷去世后会有一个很重要的称号,叫作谥号。2. 小学生:我在历史课上学到,古代的帝王去世后会被赐予特殊的谥号。3.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以一位著名作家的名字命名,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纪念,这也是一种谥号的方式。4. 高中生:我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谥号制度很感兴趣,希望能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5. 大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重要人物赐予谥号的描写,这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