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
lián mǐn
  • 拼 音:lián mǐn
  • 注 音:ㄌㄧㄢˊ ㄇㄧㄣ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形)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构成]
    并列式:怜+悯
    [例句]
    他需要的是理解;不是怜悯。(作宾语)
    [同义]
    怜惜

  • 近义词

    怜惜、恻隐、轸恤、同情

  • 英文翻译

    1.pity; take pity on; have compassion for

  • 详细解释

    ◎ 怜悯 liánmǐn
    [have compassion for;take pity on] 对肉体或精神上遭受痛苦的人或者对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怜悯壮丁
    亦作“ 怜閔 ”。亦作“ 怜愍 ”。哀怜;同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圣朝怜閔,詔求其后。”《汉书·武帝纪》:“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鰥独,或匱於衣食,甚怜愍焉。”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陛下怜悯京师之人,虑其乏食,故权停举选。” 宋 苏辙 《书<金刚经>后》:“如来怜愍众生,为设方便,使知出门,即是归路。”《英烈传》第三三回:“万望夫人怜悯勿杀,妾当丢在草野之中,把人抱去,乃是夫人天地之德。” 茅盾 《子夜》三:“ 荪甫 常常打算毫无怜悯地将他们打倒,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

  • 基本含义
    对他人的不幸或困境感到同情和怜悯。
  • 详细解释
    怜悯是指对他人的苦难、不幸或困境表现出同情和怜悯之情。它体现了人们对于他人遭受不幸的关怀和同情心理。
  • 使用场景
    怜悯常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于弱者或处于困境中的人的同情和怜悯之情。它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对于穷人、病人、孤儿等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理。
  • 故事起源
    怜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章中。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这一章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看到一只乌龟被一条蛇咬住了脚,他非常同情乌龟的遭遇,因此用刀将蛇杀死,帮助乌龟解脱。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于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 成语结构
    怜悯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怜”和“悯”两个字组成。其中,“怜”表示同情和怜悯,而“悯”表示对他人不幸的关怀和同情。
  • 例句
    1. 他对穷人的遭遇充满了怜悯之情。2. 她怜悯那个孤儿,决定收养他。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其他含有“怜”或“悯”字的词语进行联想记忆。例如,“怜爱”、“怜惜”、“怜香惜玉”等词语都与怜悯有关,可以一起学习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怜悯相关的成语,例如“同情心泛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怜悯那只受伤的小猫,带它去看兽医了。2. 初中生:在看到灾区的报道时,我深感怜悯之情,决定捐款支持。3. 高中生:怜悯并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还应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