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索
tǎo suǒ
  • 拼 音:tǎo suǒ
  • 注 音:ㄊㄠˇ ㄙㄨㄛ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研求。
    (2).索取。《歧路灯》第四六回:“ 王中 也不敢问 老贾 讨索的是何款项。” 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法》:“至所犯之事,或置而不论,或谅而概免,或执义讨索赔偿,均无不可。” 茅盾 《子夜》四:“现在看见 费小胡子 竟掮着‘三先生’的牌头来上门讨索, 曾沧海 觉得非惩他一下不可了。”

  • 基本含义
    指追究真相或解决问题。
  • 详细解释
    讨索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讨和索分别表示追究和寻找。讨索的基本含义是追究真相或解决问题。它强调通过追根溯源、寻找线索来达到目的。
  • 使用场景
    讨索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问题的追求和探索,尤其是在解决复杂的疑案、困难的难题或争议性的事件时。它可以用于形容调查员、侦探、科学家等职业,也可以用于描述个人或团队在解决问题时的努力。
  • 故事起源
    讨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讲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对历史文献进行大规模的焚书坑儒,目的是为了消除异己思想,统一思想观念。然而,在焚书坑儒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人在秘密地保存着古籍,以保护历史文化。秦始皇得知后,下令讨索全国,将这些古籍找出来并销毁。这个故事中的“讨索”一词,形象地描述了秦始皇对古籍的追究和寻找。
  • 成语结构
    成语“讨索”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讨”和“索”。
  • 例句
    1. 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讨索这个问题的答案。2. 警方正在讨索案件的线索。3. 科学家们一直在讨索宇宙的奥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讨索”。可以将“讨”字联想为调查员或侦探,他们要通过追究真相来解决问题;而“索”字可以联想为寻找线索。通过将两个字的含义和角色进行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新闻报道或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讨索的情景和应用。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追究真相、解决问题相关的成语,如“追根究底”、“寻找线索”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讨索作业中的错误,找出并改正。2. 初中生:科学家们在讨索宇宙的奥秘时,发现了很多神奇的现象。3. 高中生:历史学家通过讨索古籍,还原了古代文明的辉煌。4. 大学生:研究生们在实验室中不断讨索新的解决方案,以推动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