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识
wǔ shí
  • 拼 音:wǔ shí
  • 注 音:ㄨˇ ㄕ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同色、声、香、味、触五境相合时所发生的五种感觉。《梁书·武帝纪下》:“三月己未,詔曰:‘朕四聪既闕,五识多蔽,画可外牒,或致紕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即五识见分正缘五尘以为相分之时,五识亦未尝自起分别。”参阅 隋 智顗 《法界次第》卷上。
    (2).佛教语。指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佛家以此说明众生界和器世界的“妄现”。参阅 唐 元晓 《起信论疏》卷上。

  • 基本含义
    五识是佛教术语,指人的五种感官知觉,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
  • 详细解释
    五识是佛教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人通过五种感官来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眼识指的是通过眼睛看到事物;耳识指的是通过耳朵听到声音;鼻识指的是通过鼻子闻到气味;舌识指的是通过舌头尝到味道;身识指的是通过身体感受到触觉。五识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基础,通过五识可以获取外界的信息。
  • 使用场景
    五识常用于佛教哲学的讨论中,也可以用于描述人类感知世界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五识来表达人类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
  • 故事起源
    五识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起源于佛陀的教导。佛陀认为人类通过五种感官来感知世界,从而产生种种欲望和执着。通过修行和觉悟,人们可以超越五识的束缚,达到解脱和智慧的境界。
  • 成语结构
    五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通过五识来感知世界,体验生活的美好。2. 修行者要超越五识的束缚,达到解脱的境界。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五识的五个字拆分开来记忆,分别记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的含义。可以通过与佛教修行相关的图像或场景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哲学中关于五识的深入解析,以及佛陀的教导和修行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眼识看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2. 初中生:耳识告诉我有人在远处唱歌。3. 高中生:通过鼻识,我闻到了新鲜的花香。4. 大学生:舌识使我品尝到了这道美味的菜肴。5. 研究生:身识告诉我这个物体很冰凉。以上是关于“五识”的学习指南,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