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浸
màn jìn
  • 拼 音:màn jìn
  • 注 音:ㄇㄢˋ ㄐㄧㄣ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弥漫。《书·尧典》“象恭滔天” 唐 孔颖达 疏:“滔者,漫浸之名,浸必漫其上,故滔为漫也。”

  • 基本含义
    泛指淹没、浸泡。
  • 详细解释
    漫浸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水或液体泛滥、淹没某个地方,或者某物被液体浸泡。它常用于形容水灾、洪水泛滥等情况。
  • 使用场景
    漫浸常用于描述水灾、洪水泛滥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被液体浸泡,或者某物被液体浸泡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漫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韩安国传》中。据说,在古代的时候,有一次大雨过后,韩安国的家乡发生了水灾,整个城市都被水淹没。后来,人们用“漫浸”来形容这次水灾的严重程度。
  • 成语结构
    漫浸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漫”和“浸”。
  • 例句
    1. 这次洪水漫浸了整个村庄。2. 雨水漫浸了地面,形成了一个小池塘。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漫浸”与水灾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大雨过后,整个城市被水淹没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与水相关的成语,如“波涛汹涌”、“水落石出”等,以扩展对于成语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雨后,地面上漫浸着很多水。2. 初中生:洪水漫浸了整个城市,造成了很大的损失。3. 高中生:这片土地曾经是一片沼泽,经过治理后不再被水漫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