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春
jiǔ chūn
  • 拼 音:jiǔ chūn
  • 注 音:ㄐㄧㄨˇ ㄔㄨ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春天。《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张铣 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鬚,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鸞凤翼。”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
    (2).指三年。《文选·曹植<杂诗>之二》:“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 李善 注:“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

  • 基本含义
    指很长时间,久远的春天。也用来比喻等待、期盼已久的事物。
  • 详细解释
    九春源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葛》:“九月采葛兮,采葛兮秋。九月逸阳兮,逸阳兮蔚。”九月是秋季,春天距离秋季有很长的时间,因此形容时间的久远。后来,九春也被用来形容等待已久的事物。
  • 使用场景
    九春常用于形容等待、期盼已久的事情,可以用在各种场合,如描述长时间的等待、期望、渴望等。
  • 故事起源
    九春的故事起源于古代诗歌《诗经》,并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 成语结构
    九春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九”和“春”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我已经等了九春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2. 这个项目已经拖延了九春,终于要开始了。3. 他的才华被埋没了九春,终于有了展示的机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九春”与长时间的等待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漫长的冬季等待九个春天,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除了九春,还有许多其他形容时间的成语,如“三月不知肉味”、“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拓宽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等了九春才拿到期末考试的成绩单。2. 初中生:我们班级等了九春才有了新的篮球场。3. 高中生:我等了九春才被大学录取。4. 大学生:我等了九春才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5. 成年人:我等了九春才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