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同舟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lǐ guō tóng zhōu ㄌㄧˇ ㄍㄨㄛ ㄊㄨㄙˊ ㄓㄡ

    李郭同舟 

    《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字 林宗 , 太原 界休 人也。家世贫贱……乃游於 洛阳 。始见 河南 尹 李膺 , 膺 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 林宗 唯与 李膺 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分贵贱,亲密无间。 南朝 梁 陆倕 《以诗代书别后寄赠》:“ 李 郭 或同舟, 潘 夏 时方驾。娱谈终美景,敷文永清夜。” 宋 吕渭老 《水调歌头·陈性孺不相见十年》词:“闻道 山阴 回棹,相去都无百里, 李 郭 可同船。”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一时门外瞻望颜色,伺候车骑者駢肩累迹,几如 荀 陈 会坐, 李 郭 同舟。 东汉 风流,再见今日也。”

  • 基本含义
    指不同阶层、不同立场、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合作,共同应对困难或危险。
  • 详细解释
    李郭同舟是由两个姓氏组成的成语,其中“李”和“郭”是指两个人的姓氏,“同舟”是指同乘一条船。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原本立场不同、关系紧张的人,在面对共同的困境时,能够放下个人利益和矛盾,共同合作,共渡难关。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团队合作、社会合作或国家合作中,不同背景、不同立场的人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
  • 故事起源
    《后汉书·李固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李固和郭汜两位将领都效忠于东汉朝廷,但他们之间存在矛盾和对立。后来,当董卓入侵洛阳时,李固和郭汜决定放下成见,共同抵抗外敌。他们一起乘船逃离洛阳,但船只在河流中遇到了困难,李固主动放弃自己的贵重物品,以减轻船只负重,最终成功逃脱。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李郭同舟”这个成语的典故。
  • 成语结构
    李郭同舟
  • 例句
    1. 在这次合作中,我们要像李郭同舟一样,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任务。2. 尽管我们之间有分歧,但在面对危机时,我们必须李郭同舟,共同解决问题。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李郭同舟”联想成两个人的姓氏,他们在同一条船上共同应对困难。通过联想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水火不容”、“同仇敌忾”等,了解更多有关合作、团结和共同努力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小明原来不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我们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李郭同舟,现在成了好朋友。2. 初中生:虽然我们是不同班级的同学,但是在参加学校运动会时,我们李郭同舟,一起为班级争光。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我们班同学间李郭同舟,共同学习,互相帮助,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