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竹
qí zhú
  • 拼 音:qí zhú
  • 注 音:ㄑㄧˊ ㄓ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后汉书·郭伋传》:“ 伋 前在 并州 ,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因以“骑竹”为称美州郡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唐 刘禹锡 《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餘故吏,骑竹见新童。” 宋 危西麓 《风流子·郭县尹美任》词:“看父老裊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 元 赵孟頫 《送柳汤左怀孟总管》诗:“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亦作“ 骑青竹 ”。 唐 杜甫 《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诗:“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费长房 从仙人 壶公 入深山学道,后“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后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宋 赵彦瑞 《念奴娇·中秋》词:“归来一笑, 葛陂 还访骑竹。”
    (3).见“ 骑竹马 ”。

  • 基本含义
    指骑在竹马上,表示童年时期的友谊与纯真。
  • 详细解释
    骑竹是指在童年时期,孩子们常常用竹子制作成马,然后骑在上面玩耍,象征着童年时期的友谊和纯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童年时期的友谊,或者用来表示怀念童年的情感。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童年时期的友谊,或者用来表达怀念童年的情感。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童年游戏。在古代,孩子们常常用竹子制作成马,然后骑在上面玩耍。这个游戏象征着童年时期的友谊和纯真,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成语“骑竹”。
  • 成语结构
    主要由“骑”和“竹”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我们小时候常常骑竹,一起玩耍,现在想起来真是念念不忘。2. 这个成语让我想起了童年时期骑竹的快乐时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自己骑在竹马上玩耍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与童年相关的成语,如“童心未泯”、“童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曾经和朋友们一起骑竹,玩得很开心。2. 初中生:小时候的骑竹经历让我终身难忘。3. 高中生:骑竹是我童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4. 大学生:每当我想起骑竹的时光,都会感到幸福和满足。5. 成年人:骑竹是我童年时期最珍贵的友谊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