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来宝
shǔ lái bǎo
  • 拼 音:shǔ lái bǎo
  • 注 音:ㄕㄨˇ ㄌㄞˊ ㄅ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数来宝 shǔláibǎo
    [rhythmic story-telling to clapper accompaniment] 一种曲艺形式,现多用竹板打拍,过去也用系铜铃的中骨打拍,边敲边唱,一般是即兴编词

  • 英文翻译

    1.{曲艺} rhythmic storytelling to clapper accompaniment

  • 详细解释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北方各地。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曹禺 《日出》第三幕:“这时又传进一个乞丐的声音,打着带铃的牛胯骨唱数来宝。”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咱们开个小组会议,大家出主意,大家编!数来宝就行!”

  • 基本含义
    指能够解决问题、统计数字的人或事物。
  • 详细解释
    成语“数来宝”可以指代在解决问题时快速准确地计算数字的人或工具。它强调了解决问题时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具有出色数学能力的人,也可用来形容能够迅速准确解决问题的工具、方法或策略。
  • 故事起源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位数学家名叫黄志烈,他非常擅长计算和解决各种数字问题。有一次,乾隆皇帝遇到了一个复杂的统计问题,无法解决。于是,乾隆皇帝将这个问题交给了黄志烈。黄志烈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解答的结果非常准确。乾隆皇帝对黄志烈的计算能力非常赞赏,称他为“数来宝”。
  • 成语结构
    数:数数,计算;来:从某处来;宝:宝贝,珍贵之物。
  • 例句
    1. 他在数学竞赛中表现出色,真是个数来宝。2. 这台计算机真是个数来宝,能够快速完成大量复杂运算。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黄志烈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黄志烈在乾隆皇帝面前解决了一个复杂的数字问题,被赞赏为“数来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数字、计算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心算成竹”、“计算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班上有一个同学数学特别好,真是个数来宝。2. 初中生:我在数学竞赛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幸好我的同桌是个数来宝,帮我解决了问题。3. 高中生:我打算报考数学专业,因为我是个数来宝,喜欢解决各种数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