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像
shèng xiàng
  • 拼 音:shèng xiàng
  • 注 音:ㄕㄥˋ ㄒㄧ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特指 孔子 的画像。 清 左暄 《三馀偶笔·圣像》:“若 孔圣 之有画像其来已久, 汉孝景 时,太守 文翁 作石室刻石像,有 孔子 及七十二子像, 韩 勅修孔庙后碑,立于 桓帝 永寿 三年,而碑中有改画圣像之语。”
    (2).尊称皇帝的像。《宋史·真宗纪三》:“﹝三月﹞乙卯, 建安军 铸 玉皇 、 圣祖 、 太祖 、 太宗 尊像成,以 丁谓 为迎奉使……﹝五月﹞甲辰,圣像至。”
    (3).指各种宗教或民间所崇奉的画像和偶像。 前蜀 杜光庭 《道教灵验记·果州开元观验》:“又於 白鹤山观 掘地得铁数万斤,铸三尊铁像,仅高二丈,今谓之圣像,远近祈祷,立有徵验。” 郑振铎 《大佛寺》:“大殿的四周都是一方一方的小方格,立着圣像,各有一张奇形的椅子,预备牧师们听忏悔者自白时用的。”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青年们到 三仙姑 那里去,要说是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

  • 英文翻译

    1.icon

  • 基本含义
    指举止端庄、言行正派的人。
  • 详细解释
    圣像是由“圣”和“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圣”表示崇高、高尚的意思,“像”表示形象、形态。圣像形容一个人的举止端庄、言行正派,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品质。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举止端庄,言行正派,值得敬重的场合。
  •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昭公的夫人卫姬因为昭公的宠爱,威胁到了昭公的嫂嫂荀姬的地位。荀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决定离开昭公。临走前,她对昭公说:“我要离开,但是你要记得,我是圣像。”这句话意味着她是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不会做出对不起昭公的事情。从此,人们用“圣像”来形容有高尚品德的人。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心目中的圣像。2. 她的品德高尚,堪称现代社会的圣像。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圣像”与高尚品德、端庄举止等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联想。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高尚品德相关的成语,如“君子”、“贤良淑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要做一个圣像,就是要做一个有礼貌、守规矩的人。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就是一个圣像,他总是帮助同学,做事认真负责。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圣像,有高尚的品德,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