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曲娘子
jì qǔ niáng zǐ
  • 拼 音:jì qǔ niáng zǐ
  • 注 音:ㄐㄧˋ ㄑㄩˇ ㄋㄧㄤˊ ㄗ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唐 大历 中,歌者 张红红 与其父丐食于路,将军 韦青 闻其歌喉,纳为姬。尝有乐工撰新声未进,先印可于 青 。 青 潜令 红红 听于屏后,以小豆数合记其拍。乐工歌罢, 青 入问,云:“已得矣。” 青 出云:“有女弟子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风歌之,一声不失。乐工大惊异。寻达上听,召入宫,宫中号曰“记曲娘子”。 青 卒, 红红 奏曰:“妾本风尘丐者,致身入内,不忍忘其恩。”因一恸而绝。见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歌部》。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记忆力极好,能够轻松记住曲调。
  • 详细解释
    记曲娘子是一个由“记曲”和“娘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记曲”指的是能够记住曲调,即音乐的旋律;“娘子”则是指女子。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记忆力非常出色,能够轻松地记住复杂的曲调。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记忆力极好。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在学习音乐或其他需要记忆力的领域中表现出色。
  • 故事起源
    记曲娘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位名叫杨娘子的女子,她天生具有非常出色的音乐天赋和记忆力。无论是听过一次的曲调还是复杂的音乐作品,她都能准确地记住并演奏出来。因此,人们就用“记曲娘子”来形容那些记忆力极好的人。
  • 成语结构
    记曲娘子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记曲”是动词短语,表示记住曲调的能力,“娘子”是名词,表示女子。
  • 例句
    1. 他真是个记曲娘子,只听过一次的音乐他都能记住并演奏出来。2. 她是个真正的记曲娘子,每次听到一首新的曲子都能轻松地记住。
  • 记忆技巧
    要记住这个成语,可以将“记曲”理解为“记住曲调”,“娘子”理解为“女子”。联想一个女子能够记住复杂的曲调,就像记曲娘子一样。
  • 延伸学习
    如果对音乐有兴趣,可以学习一些乐器或音乐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记忆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就像记曲娘子一样,她能够记住我所有的作业。2. 初中生:我班上有个同学是个记曲娘子,她听过一次的歌曲都能唱得非常好。3. 高中生:我弟弟是个记曲娘子,他能够轻松地记住复杂的数学公式。4. 大学生:我的室友是个真正的记曲娘子,她能够记住我们学过的所有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