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恕
tuì shù
  • 拼 音:tuì shù
  • 注 音:ㄊㄨㄟˋ ㄕ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退让;退避。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 陈声伯 《渚山诗话》云:‘近世士大夫遇事退恕,则曰:“过背之后,不知和尚在?鉢盂在?”其担任者,则曰:“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声伯 戏以此言作絶句云:‘……身谋过背谁知鉢,日记升堂且撞鐘。’观此则非退恕者矣。”

  • 基本含义
    退让宽容,宽恕谅解。
  • 详细解释
    退恕是指在与人相处或处理事务时,能够退让宽容,宽恕谅解对方的过错或冒犯。它强调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过错,不计较个人利益,以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 使用场景
    退恕常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矛盾冲突出现时。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宽容和谅解,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在面对冲突时要退让宽容。
  • 故事起源
    退恕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它是孔子对于如何与人相处的教导之一。孔子认为,当我们面对他人的过错或冒犯时,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退让宽容,以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 成语结构
    退恕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退”和名词“恕”组成。
  • 例句
    1.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能够退恕他人的错误。2. 在处理矛盾时,我们应该学会退恕,以求和谐的解决方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退恕”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能够退让宽容,宽恕谅解对方的过错,以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退恕相关的成语,如“宽以待人”、“宽宏大量”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宽容与谅解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不生气,退恕小红的错误,和她重新做朋友。2.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学会退恕,不计较小朋友的过错。3. 中学生:在班级冲突中,我们应该学会退恕,以维护良好的班级关系。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冲突,我们需要学会退恕,以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