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营
wǔ yíng
  • 拼 音:wǔ yíng
  • 注 音:ㄨˇ ㄧ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后汉书·顺帝纪》:“调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 李贤 注:“五营,五校也。谓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等五校尉也。” 隋 虞世基 《讲武赋》:“选羽林於六郡,詔蹶张於五营。”
    (2).泛指诸军营。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宋 刘克庄 《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词:“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

  • 基本含义
    指军队的五个编制单位,也泛指军队。
  • 详细解释
    五营是指军队的五个编制单位,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代表了军队的各个方面。这个成语也可以泛指军队,表示军队的整体力量。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军队的组织和力量,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团结一致的力量,或者表示集体的力量。
  • 故事起源
    五营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中,描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组建了五个编制单位的军队。这个成语通过形象的描述,展示了军队的整体力量和组织。
  • 成语结构
    五营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支军队由五营组成,战斗力非常强大。2. 只有五营的力量,我们才能够取得胜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比如将五个编制单位与五个手指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军队的整体力量。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军队的组织结构和编制单位,以及军事战略和战术的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五营的力量能够保护我们的国家。2. 初中生:只有五营的配合,我们才能够打赢这场战争。3. 高中生:五营的编制单位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