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铏
tǔ xíng
  • 拼 音:tǔ xíng
  • 注 音:ㄊㄨˇ ㄒㄧ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土形。《韩非子·喻老》:“以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将犀玉之杯。”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诗:“ 禹 贡思金鼎, 尧 图忆土鉶。”《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像个黄沙大碗,説是 帝舜 当日盛羹用的,名曰‘土鉶’。”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行朴实、正直,不妄图奢华或虚荣。
  • 详细解释
    土铏是由“土”和“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土”表示朴实、正直,“铏”表示庄重、端正。土铏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朴实、正直,不妄图奢华或虚荣。
  • 使用场景
    土铏常用于赞美一个人朴实、正直的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不爱攀比、不追求虚荣物质的生活态度。
  •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记载:“鲁有土铏之士,而其官不及。”这句话形容了鲁国有一位品行朴实、正直的人,但他的官职却不高。后来,“土铏”就成为了形容这种品行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词序。
  • 例句
    1. 他虽然条件一般,但是一直保持着土铏的品行。2. 她不追求名利,一直过着土铏的生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土”字与朴实、正直联系起来,将“铏”字与庄重、端正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行、人格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正直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土铏的好同学,从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老师常常用土铏来形容他,说他是一个朴实的人。3. 高中生:她的土铏品行让她成为了班级里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