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石
lián shí
  • 拼 音:lián shí
  • 注 音:ㄌㄧㄢˊ ㄕ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相传 汉 末 吴郡 陆绩 为 郁林 太守,罢归少行装,舟轻难以渡海,因取巨石镇之。至 吴 ,弃石于 娄门 之野。人称其廉,号“郁林石”。石留民间,至 明 时犹存。 弘治 中巡按御史 樊祉 使人移置察院之侧,作亭覆之。命名为“廉石”。 清 康熙 间 陈鹏年 为 苏州 太守,修葺郡学,将石移至郡学内,为 苏州 古迹之一。参见“ 鬱林石 ”。参阅 唐 无名氏《大唐传载》、 明 侯甸 《西樵野记·郁林太守石》、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廉石》。
    (2).比喻清廉的家风。 清 钱谦益 《陈大绶父时霖加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之寒毡未改;门庭寂若,传家之廉石犹新。”

  • 基本含义
    指廉洁无私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操守。
  • 详细解释
    廉石由“廉”和“石”两个字组成。廉指廉洁、清廉,石指坚硬、稳定的岩石。廉石比喻廉洁无私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操守,形容人的品德坚如磐石,不受外界诱惑的侵蚀。
  • 使用场景
    廉石一词多用于形容公务员、政治家等具有廉洁品德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道德操守和品行。
  • 故事起源
    廉石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邹忌的贤臣,他一生以廉洁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操守著称。有一次,邹忌到燕国拜访燕昭王,燕昭王想要考验邹忌的廉洁品质,便给他送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石。然而,邹忌坚守廉洁原则,将宝石交还给了燕昭王。他告诉燕昭王,作为一位贤臣,他不能接受这样贵重的礼物,因为他的心只属于国家和人民。燕昭王对邹忌的廉洁品德深感敬佩,将他当作贵宾款待。后来,人们便用“廉石”来形容邹忌这样的廉洁贤臣。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校的廉石,从不接受任何贿赂。2. 这位政治家的廉石品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廉”和“石”两个字分别与“廉洁”和“坚硬”这两个含义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廉洁贤臣的故事,如邹忌、杨广等,以及相关的成语和典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块廉石,为国家做贡献。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保持廉石的品质,不受任何诱惑。3. 高中生:在大学期间,我要坚守廉石的原则,不参与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以廉洁的品质为自己树立榜样,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