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神
mó shén
  • 拼 音:mó shén
  • 注 音:ㄇㄛˊ ㄕ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传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元微之 《自嘲》云:‘饭来开口似神鸦。’ 姚武功 《某寺》云:‘无斋鸽看僧。’二句皆摹神之笔。”参见“ 传神 ”。

  • 基本含义
    摹写神态、形象。形容画面、文字等能够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人物或物体的神韵。
  • 详细解释
    摹神源自于《论语·卫灵公》:“摹而不可得,托而不可得也。”摹写是指模仿描绘,摹神则是指摹写神态、形象。这个成语形容所摹写的人物或物体的形象、神态等非常逼真、生动。
  • 使用场景
    摹神多用于形容文学作品、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中,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物的形象描写。此外,摹神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行为、神态等非常逼真、栩栩如生。
  • 故事起源
    摹神的故事起源于孔子的一次讲学。孔子曾说:“摹而不可得,托而不可得也。”意思是摹写人物形象时,即使再真实也无法完全把握,而人的性格、品德更是无法完全摹写。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中的“摹而不可得”引申为摹写神态、形象,形成了现在的成语“摹神”。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主语为“摹”,谓语为“神”。
  • 例句
    1. 这幅画摹神入微,仿佛活灵活现。2. 他的舞蹈动作摹神生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记忆技巧
    将“摹神”拆分为“摹”和“神”,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努力摹写神态、形象的样子,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神采奕奕”、“神情自若”等,以扩大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画了一幅画,努力摹神,让人物看起来活灵活现。2. 初中生:他在表演中摹神入微,将角色的神态演绎得非常逼真。3. 高中生: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位英雄的事迹,作者成功地摹神了他的形象和精神风貌。4. 大学生:这幅油画的技巧很高超,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摹神了人物的神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