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箔
wéi bó
  • 拼 音:wéi bó
  • 注 音:ㄨㄟˊ ㄅㄛ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帷幕和帘子。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河伯轩窗通贝闕,水宫帷箔卷冰綃。”《旧五代史·周书·宣懿符皇后传》:“ 崇训 自刃其弟妹,次将及后,后时匿於屏处,以帷箔自蔽。”
    (2).借指内室,隐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二:“专视宰相风旨,以快私意,至无瑕可求,则以帷箔不根之事眩惑众听,殊非厚风俗之道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不言帷箔》:“ 傅献简公 言,以帷箔之罪加于人,最为暗昧。”

  • 基本含义
    指卷帘窗帷和帷箔,比喻以权谋私,不公正行事。
  • 详细解释
    帷箔是指古代卷帘窗帷和帷箔,用于遮挡阳光和外界视线。成语“帷箔”比喻以权谋私,不公正行事,违背公义,违背法律法规。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官员或权力人士利用职权进行不正当行为,违法乱纪,违背公平公正的原则。
  • 故事起源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刘邦在刘邦起兵时,他的亲信张良曾劝他不要再依靠项羽,而是要自立为王。张良用了一招巧妙的计策,他告诉刘邦:“项羽如同帷箔,你就是其中的蚤子。如果你不小心被帷箔卷入其中,那么你将无法自拔。”刘邦听后深思熟虑,最终决定离开项羽,自己独立为王。从此后,“帷箔”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以权谋私,不公正行事。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位官员以权谋私,行事如帷箔,最终被揭发并受到法律的制裁。2. 不要做帷箔之徒,要秉公办事,做一个廉洁公正的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帷箔”联想为卷帘窗帷和帷箔,表示隐藏的不公正行为。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官员正在偷偷摸摸地在帷幕后进行不正当活动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权力和不公正行为相关的成语,如“权谋”、“权宜之计”等。同时,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和道德知识,了解公正和廉洁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偷偷看了试卷的答案,真是个帷箔之徒。初中生:那个官员以权谋私,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真是个帷箔。高中生:我们应该坚决反对任何帷箔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领导者,我们要远离帷箔之徒,做一个廉洁公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