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气
wǔ qì
  • 拼 音:wǔ qì
  • 注 音:ㄨˇ ㄑ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郑玄 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鹖冠子·度万》:“五气失端,四时不成。”《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裴骃 集解引 王肃 曰:“五行之气。” 北周 庾信 《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
    (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4).五种情感。《逸周书·官人》:“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五气诚於中,发形於外,民情不可隐也。”

  • 英文翻译

    1.【医】five kinds of elements

  • 基本含义
    五种气质,指人的性格特点或气质表现。
  • 详细解释
    五气是指五种不同的气质,分别是燥气、火气、风气、湿气和寒气。这五种气质代表了人的性格特点或气质表现。在成语中,五气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多变或情绪波动大。
  • 使用场景
    五气常用于描述人的情绪或性格特点,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时而热情洋溢,时而冷漠无情,时而急躁易怒,时而温文尔雅,时而懒散无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大或性格多变。
  • 故事起源
    五气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运》篇,其中写道:“燥则生风,风则生湿,湿则生寒,寒则生病。”这句话意味着五种气质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后来,人们将这五种气质归纳为五气,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或气质表现。
  • 成语结构
    五气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五气真是难以琢磨,时而和蔼可亲,时而暴跳如雷。2. 她五气不定,一会儿高兴得像个孩子,一会儿又生气得像个小怪物。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五气的五个字拆分记忆,分别记忆燥、火、风、湿、寒这五个字,然后联想到它们代表的性格特点或气质表现。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五气的具体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应对不同的五气。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五气不定,有时候很开心,有时候很生气。2. 初中生:我的朋友五气很多,有的时候很活泼,有的时候很安静。3. 高中生:老师五气很丰富,讲课时既严肃又幽默。4. 大学生:大家五气都挺大的,期末考试前都很紧张。希望以上关于“五气”词语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