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蟪
jūn huì
  • 拼 音:jūn huì
  • 注 音:ㄐㄩㄣ ㄏㄨ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朝菌和蟪蛄。语本《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南朝 梁 陶弘景 《寻山志》:“悼菌蟪之危促,羡灵椿兮未央。”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群或环境堕落、腐败。
  • 详细解释
    菌蟪是由“菌”和“蟪”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菌指细菌,蟪指蛆虫。菌蟪的意思是比喻人或环境堕落、腐败,像细菌和蛆虫一样。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或环境道德败坏、堕落不堪的状态。
  • 使用场景
    菌蟪一词多用于形容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现象。可以用来批评和警示那些道德败坏、品行不正的人或环境。
  • 故事起源
    菌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晋平公的国君,他治理国家不力,导致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这时,有一位名叫鲍叔牙的贤臣,通过比喻细菌和蛆虫来形容国家的情况,用以警示国君。后来,人们将这个比喻用成了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社区的治安越来越差,已经堕落成了一个真正的菌蟪之地。2. 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让整个政府变成了菌蟪之地。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菌蟪”这个成语与堕落、腐败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充满细菌和蛆虫的环境,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左传》中的故事背景和其他有关道德败坏、腐败的成语,加深对这类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坏学生的行为真是菌蟪不堪。2. 初中生:这个社会的道德观念越来越淡薄,开始出现了菌蟪现象。3. 高中生:政府腐败已经使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菌蟪之地。4. 大学生及成人:我们应该努力改变社会的菌蟪现象,为人们营造一个清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