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偶蒙金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tǔ ǒu méng jīn ㄊㄨˇ ㄡˇ ㄇㄥˊ ㄐㄧㄣ

    土偶蒙金 

    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袭模仿,徒有其表。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八:“ 宋 诗如三家村叟,布袍草履,是一箇人。 明 诗土偶蒙金。昨日已言之矣。”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九:“自分 稷 卨 自许,爱君忧国之心,未是 少陵 ,无其心而强为其説,纵得遣辞逼肖,亦是 优孟 冠裳,与土偶蒙金者何异,无过奴才而已!”

  • 基本含义
    指人才被埋没或被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机会。
  • 详细解释
    土偶是指古代陶制的人像,蒙金是一种古代的金属饰物。土偶蒙金这个成语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机会,像被埋在土里的土偶和被掩盖住的金子一样。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被忽视或埋没了。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据说,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位叫董狐的官员,他非常聪明有才能,但却被时任国君忽视。有一天,董狐在宫廷中发现了一座土偶,他觉得这个土偶非常珍贵,于是用金子蒙上了整个土偶。然而,他的举动却被他人嘲笑和轻视,认为他是在浪费金子。后来,董狐的才能终于得到了重视,他成为了齐国的重要官员。这个故事成为了土偶蒙金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名词组成。
  •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一直被埋没,真是个土偶蒙金的人。2. 这位年轻的画家因为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成了一个土偶蒙金的存在。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一个被埋在土里的土偶,上面蒙着金子,表示被埋没的才能。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班门弄斧”、“杯弓蛇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有些同学在班级里是土偶蒙金,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2. 初中生: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因为不善言辞而成了土偶蒙金的存在,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同学们的认可。3. 高中生:在竞赛中,有些学生的才能被埋没了,他们就像土偶蒙金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4.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有些优秀的毕业生却被埋没了,他们成了土偶蒙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