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推荐词语
• 登席
• 登巇
• 登闻鼓
• 登闻
• 登位
• 登望
• 登途
• 登涂
词语造句
• 立体图造句
• 立宪派造句
• 立约人造句
• 立眉竖眼造句
• 立身扬名造句
• 立陶宛人造句
• 立体战争造句
• 立体摄影造句
查词语
搜索
热门搜索:
碧简
碧继翁
碧芰
碧鷄坊
碧鷄
碧鸡坊
碧鸡
碧幌
碧鬟红袖
碧环
赍盗
jī dào
拼 音:
jī dào
注 音:
ㄐㄧ ㄉㄠˋ
繁体字:
基本解释
亦作“賷盗”。谓持物送给盗贼。《明史·冯师孔传》:“王能杀贼,假王以大将军权;不能杀贼,悉输王所有餉军,与其賷盗。”
基本含义
指持盗贼之心,行正直之事。
详细解释
赍盗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赍”意为持有、携带,而“盗”则指盗贼、偷窃。赍盗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心怀盗贼之心,却行事正直,不做坏事,不偷窃。
使用场景
赍盗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内心阴暗,有偷窃的念头,但却不实施坏事,始终保持正直的行为。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的内心与外在行为之间的矛盾。
故事起源
赍盗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赍盗者,欲盗人者,而行正直之事。”故事中讲述了一个齐国的人心怀盗贼之心,但却行事正直,不做坏事,不偷窃的故事。
成语结构
赍盗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赍”为动词,意为携带、持有;“盗”为名词,意为盗贼、偷窃。
例句
1. 他虽然有赍盗之心,但始终保持正直的行为。2. 这个人内心阴暗,有赍盗的念头,但从不实施坏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记忆赍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心怀盗贼之心,却拿着一把正直的剑,表示他的行为始终保持正直。
延伸学习
了解成语的故事起源和使用场景,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正直、行为矛盾相关的成语,如“心口不一”、“表里如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想偷糖果,但还是选择了正直的行为。2. 初中生:虽然他心里想着偷窃,但他始终保持了正直的行为。3. 高中生:这个人内心阴暗,有赍盗的念头,却从不实施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