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学
miè xué
  • 拼 音:miè xué
  • 注 音:ㄇㄧㄝ ˋ ㄒㄩㄝ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消灭学术。指 秦始皇 焚书坑儒。 汉 蔡邕 《宗庙迭毁议》:“左中郎将臣 邕 议,以为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宗庙之制,不用 周 礼。” 南朝 梁 沉约 《修定乐书疏》:“窃以 秦 代灭学,《乐经》残亡。”《隋书·经籍志一》:“遭 秦 灭学,至 汉 ,唯 济南 伏生 口传二十八篇。”

  • 基本含义
    灭绝学问,使学问不再传承。形容知识的衰落或文化的消亡。
  • 详细解释
    灭学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灭”和“学”。灭指消灭、破坏,学指学问、知识。灭学意为消灭、破坏学问,使其不再传承。
  • 使用场景
    灭学常用于描述知识的衰落、文化的消亡。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珍惜学问、不注重教育的人或社会现象。
  • 故事起源
    《左传·成公十四年》记载了一个有关灭学成语的故事。故事中,鲁国的成公希望能够提高国家的文化水平,于是招聘了一位贤士来教育百姓。这位贤士开设了一所学校,教授各种学问。然而,成公的儿子却不愿意学习,只顾玩乐。最终,成公的儿子病逝,成公为了纪念他,下令关闭了学校,使学问不再传承,从而形成了成语“灭学”。
  • 成语结构
    灭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这个国家曾经是文化繁荣的中心,如今却陷入了灭学的境地。2. 如果不重视教育,我们的社会就会走向灭学的道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对比“灭学”的两个字的意义来记忆这个成语。灭学中的“灭”表示破坏、消灭,而“学”表示学问、知识。可以想象一个学问的火炬被熄灭,从而引发灭学的意象。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教育和文化的知识,可以进一步理解灭学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不让学问灭掉。2. 初中生:灭学不仅是对自己的辜负,也是对祖先的不敬。3. 高中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防止灭学的发生,传承中华文化。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灭学”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