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木
kān mù
  • 拼 音:kān mù
  • 注 音:ㄎㄢ ㄇ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砍伐树木。《书·禹贡》:“ 禹 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孔颖达 疏:“随行山林,斩木通道。”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敷绩 壼 冀 始,刊木至 江 汜。” 南朝 梁 沉约 《上<宋书>表》:“臣闻 大禹 刊木,事炳《虞书》。” 唐 宋之问 《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诗:“宗禋仰神理,刊木望川途。”

  • 基本含义
    指刻字或刻画在木头上。
  • 详细解释
    刊木是一个汉字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刊字指的是刻字或刻画在木头上,木字指的是木头。刊木的基本含义是指刻字或刻画在木头上。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文字或图案刻在木头上,也可以比喻文字或图案深入人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 使用场景
    刊木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刻字或刻画的技艺精湛,也可以用来形容文字或图案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作品或艺术品的精美程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或技能的高超。
  • 故事起源
    刊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木刻技艺。在古代,木刻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用于制作书籍、绘画和印刷品。刊木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韩非子在秦国的时候,曾经在一块木板上刻下了“刺秦王者得国家,得天下者生民”的字句,以表达他的政治主张。这个故事中的刊木成语,不仅形容了韩非子的刻字技艺,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
  • 成语结构
    主语+谓语
  • 例句
    1. 他的书法水平很高,每一幅字都像是在刊木上刻的一样。2. 这幅木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是在刊木上刻下来的。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刊木”这个成语与木刻技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木板上刻字的场景,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艺术和印刷技术的知识,例如木刻、篆刻等。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刊木的技艺在木板上刻下了我的名字。2. 初中生:老师的书法真的很厉害,每一幅字都像是在刊木上刻的一样。3. 高中生:这幅木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是在刊木上刻下来的艺术品。4. 大学生:他的篆刻水平很高,每一幅字都像是在刊木上刻的一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