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膳
shì shàn
  • 拼 音:shì shàn
  • 注 音:ㄕㄧˋ ㄕ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双亲进餐的一种礼节。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摄衽抱机,视膳於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视膳,令妇执笄。”《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至此吉礼告成,他三人从此问安视膳,弋雁听鸡,卿绣儂吟,妇随夫唱。”

  • 基本含义
    指君主或高官宴请群臣时,以亲自观察臣子进食的方式来考察臣子的忠诚和品德。
  • 详细解释
    视膳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的宴会礼仪。在古代,君主或高官举办宴会时,会亲自观察臣子进食的方式来考察臣子的忠诚和品德。如果臣子在进食时表现得谨慎、有礼貌,不贪婪,且言谈举止得体,君主或高官就会对其有更高的评价。
  • 使用场景
    视膳一词常用于形容领导人或上级对下属进行考察和评价的情境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重要场合的举止和表现。
  • 故事起源
    视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宴会礼仪。在古代,君主或高官举办宴会时,会亲自观察臣子进食的方式来考察臣子的忠诚和品德。这种礼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成为了视膳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视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领导在会议上说,我们要像视膳一样对待工作,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责任感。2. 这位演员在拍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视膳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取得了优秀的表演效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视膳与观察食物的方式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君主或高官在宴会上亲自观察臣子进食的场景,以此来考察臣子的忠诚和品德。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礼仪和文化相关的成语,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宴会礼仪和社会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聚餐时,像视膳一样观察我们的餐桌礼仪。2. 初中生:学校举行的宴会上,我们要像视膳一样表现得体,展示我们的素质和修养。3. 高中生:参加社交场合时,我们要学会视膳,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人留下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