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刻
mó kè
  • 拼 音:mó kè
  • 注 音:ㄇㄛˊ ㄎ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摹刻 mókè
    (1) [crave a reproduction of an inscription or painting]∶临摹并雕刻
    (2) [a crave reproduction of an inscription or painting]∶指摹刻的成品

  • 英文翻译

    1.(摹写书画等并雕刻) copy by carving; carve a reproduction of an inscription or painting

  • 详细解释

    (1).摹写、刻石。 宋 苏轼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淳化帖》:“又命 于文襄 摹刻上石,颁赐诸王公卿。”
    (2).翻刻。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五·比干墓字》:“昨得本朝所辑《比干録》读之,又缺此隶字……且《铜盘铭》,《啸堂集古録》并《汝帖》所摹刻者迥有不同。” 丁福保 《<历代诗话续编>序》:“《总龟》《渔隐》《玉屑》等书,卷祑甚富,而《渔隐》独展转摹刻,《玉屑》次之。”

  • 基本含义
    模仿雕刻。指学习和模仿前人的优秀品质和技艺。
  • 详细解释
    摹刻是由“摹”和“刻”两个词组成的,其中“摹”指模仿,模拟,而“刻”指在硬物上雕刻。摹刻的基本含义是指学习和模仿前人的优秀品质和技艺。这个成语比喻学习他人的长处,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模仿并发扬光大。
  • 使用场景
    摹刻一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可以使用。可以用来形容学习者通过模仿他人的优秀品质和技艺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艺术家通过学习前人的作品来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此外,摹刻还可以用于鼓励他人学习和模仿优秀榜样。
  • 故事起源
    摹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在古代,学习雕刻技艺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学生们通常会通过模仿前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雕刻技巧。摹刻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古代的雕刻技艺演变而来的。
  • 成语结构
    摹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摹”是动词,意为模仿;“刻”是宾语,意为雕刻。
  • 例句
    1. 他一直摹刻着大师的作品,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画家。2. 学生们应该摹刻先贤的学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 记忆技巧
    记忆摹刻这个成语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学生在课桌前摹刻雕刻的场景。这个学生努力模仿前人的作品,通过刻苦学习和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摹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摹刻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和雕刻家的作品。了解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摹刻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摹刻爸爸的写字,让自己的字也写得那么漂亮。2. 初中生:我们应该摹刻雷锋的精神,帮助他人,做一名有用的人。3. 高中生:艺术家通过摹刻古代名画,学习并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