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吏
qiáng lì
  • 拼 音:qiáng lì
  • 注 音:ㄑㄧㄤˊ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能力强的官吏。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比试用於此邦,必咨求於强吏。”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强吏晚任危疆,下车虎穴。”

  • 基本含义
    指权势在手的官吏,也可指强横的官员。
  • 详细解释
    强吏一词中的“强”表示强大、有力,而“吏”指官吏、官员。强吏原指权势在手、威风凛凛的官员,也可泛指强横霸道的官员。这个成语主要用于形容官员的权势和威严。
  • 使用场景
    强吏一词多用于贬义,形容官员滥用权力、横行霸道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腐败官员或者描述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
  • 故事起源
    《史记·卷四十·魏世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魏国的大臣公子无忌因为忠诚正直,被国君信任并任命为大将军。然而,公子无忌在位不久后却变得专横跋扈,滥用职权,甚至残忍地对待百姓。因此,人们用“强吏”来形容这种官员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个地方的强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2. 那位市长因为权势滔天,被人们称为强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权势在握的官员,手持权杖,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台上,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官员的权力与责任,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强吏是不好的,他们应该为人民服务。2. 初中生:我们要学会识别强吏,保护自己的权益。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强吏,他们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