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节
liè jié
  • 拼 音:liè jié
  • 注 音:ㄌㄧㄝ ˋ ㄐㄧㄝ 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刚正的操行。 汉 蔡邕 《范史云碑》:“君受天正性,志高行洁,在乎幼弱固已藐然有烈节矣。”
    (2).指忠烈有节操的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 宋 代何以多忠贤, 明 代何以多烈节,而 元 妖独无彰明较著之忠烈。”

  • 基本含义
    指坚贞不屈,宁死不屈的节操和精神。
  • 详细解释
    烈节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或者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屈服于外界的诱惑或压力。
  • 使用场景
    烈节一般用于赞美或者描述那些在重要的道德、伦理或者原则问题上坚持不懈的人,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或者危险的时候。
  • 故事起源
    烈节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形容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子曾因为父亲的死而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参加了葬礼,被人称为“烈丈夫”,后来烈丈夫逐渐演变为烈节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烈节由两个汉字组成,烈和节,分别表示坚贞不屈和原则。
  • 例句
    1. 他在面对贪污的诱惑时,表现出了烈节的品质。2. 面对生命的威胁,她展现出了烈节的勇气和坚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烈节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火焰中,不屈不挠地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烈节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故事或者寻找更多使用烈节的例句来深入理解和学习这个成语的使用方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面对考试作弊的诱惑时,展现出了烈节的品质。2. 初中生:她在面对同学的欺凌时,表现出了烈节的勇气和坚定。3. 高中生:他在面对家庭的压力和诱惑时,保持了烈节的原则和信念。4. 大学生:她在面对就业的困境时,展现出了烈节的品质和毅力。5. 成年人:他在面对生活的诱惑和困难时,始终保持着烈节的精神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