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甒
lù wǔ
  • 拼 音:lù wǔ
  • 注 音:ㄌㄨˋ 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辽 代刻有鹿纹的酒器。用以祭天。《辽史·穆宗纪下》:“ 应历 十八年三月,造大酒器,刻为鹿文,名曰‘鹿甒’,贮酒以祭天。”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行为举止高雅、端庄。
  • 详细解释
    鹿甒,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像鹿角,用于祭祀和宴会等场合,寓意高雅和庄重。因此,成语“鹿甒”形容人的行为举止高雅、端庄,礼貌得体。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仪表举止,特别是在正式场合中。例如,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重要会议上的表现,或者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优雅举止。
  • 故事起源
    据传,鹿甒是古代贵族宴会上使用的一种器具。在古代,宴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场合,人们在宴会上要注意仪态和礼仪。鹿甒作为一种高雅的器具,象征着主人的高尚品质和礼貌待客的态度。因此,后来人们将“鹿甒”作为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高雅、端庄。
  • 成语结构
    主体部分为“鹿甒”,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 例句
    1. 他的举止文雅,像是生活在鹿甒之中。2. 在重要场合中,我们应该以鹿甒的姿态出现。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鹿甒的形状,想象一个人的仪表举止就像一只鹿甒一样高雅和庄重。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乐器和古代宴会礼仪的知识,了解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学习其他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的成语,例如“文质彬彬”、“举止大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像鹿甒一样优雅。2. 初中生:她在舞台上的表演举止如鹿甒一般高雅。3. 高中生:在重要场合,我们应该以鹿甒的态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