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推荐词语
• 同实
• 同时
• 同师
• 同声一辞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同声相应
• 同声相求
• 同声同气
词语造句
• 林下造句
• 林下造句
• 林熙造句
• 林屋造句
• 林网造句
• 林徒造句
• 林闾造句
• 林峦造句
查词语
搜索
热门搜索:
令妻
令仆
令俜
令票
令甓祴
令匹
令盆
令牌
令年
令母
弃士
qì shì
拼 音:
qì shì
注 音:
ㄑㄧˋ ㄕㄧˋ
繁体字:
基本解释
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士子。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是故 王莽 与 汉 公卿牧守夺 汉 , 光武 与 汉 之遗民弃士共诛。”
基本含义
弃置有才华的士人,指不珍惜、不重用有才能的人。
详细解释
弃士是由“弃”和“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弃”意为抛弃、放弃,“士”指的是有才华的人。弃士的意思是抛弃、不重用有才能的人,表示对人才的不珍惜和浪费。
使用场景
弃士一般用于批评和讽刺社会中对人才的不重视和浪费现象。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组织或个人对有才华的人不加重用、不给予应有的机会和待遇。
故事起源
据传,弃士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鲁国国君鲁桓公想要提拔有才华的人,于是下令在国门外立下一块大石,上面刻着“欲见贤士者,必过此石”几个字。有一位名叫郑国的士人经过鲁国时,看到了这块石头,便主动上前行礼。但是国君鲁桓公对他的礼貌举止不屑一顾,没有给予他应有的重视。郑国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于是写下了“弃士”的两个字,表达了他对鲁国不重用有才华的人的不满和愤慨。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例句
1. 这家公司总是弃士,不珍惜有才能的员工。2. 在这个社会上,有时候好人往往被弃士,而坏人却能得到重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有才华的士人站在一旁,而其他人们却把他抛弃在一边,不给予他应有的机会和待遇。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才有关的成语,如“珍惜人才”、“重用人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不应该弃士,应该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的机会。2. 初中生:社会上有很多人才被弃士,这是一种对人才的浪费。3. 高中生:我们应该珍惜人才,而不是弃士。每个有才能的人都应该得到应有的机会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