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礼
jiàn lǐ
  • 拼 音:jiàn lǐ
  • 注 音:ㄐㄧㄢˋ ㄌ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朝见之礼。《汉书·王莽传下》:“其封 林 为 建德侯 , 逡 为 封德侯 ,位皆特进,见礼如三公。” 颜师古 注:“朝见之礼。”
    (2).泛指见面行礼。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 苏师父 来了,孩儿见礼。” 徐兴业 《金瓯缺》第二章:“﹝ 赵隆 ﹞接着就把女儿唤来与公爹见礼。”
    (3).受到礼遇。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 刘胜 位故大夫,见礼上宾,俯伏甚於鱉蝟,冷澁比如寒蜒,无能往来,此罪人也。”《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九年》:“见礼上宾。” 胡三省 注:“见礼上宾,谓郡守接遇之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吴道子 访僧,不见礼,遂于壁上画一驴。其僧房器用无不踏践。僧知 道子 所为,谢之,乃涂去。”

  • 近义词

    施礼、行礼

  • 基本含义
    指拜访时向对方致以问候和敬意。
  • 详细解释
    见礼是一种礼节性的行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见礼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特别是在拜访长辈、上级或重要客人时。见礼可以通过行礼、握手、鞠躬等方式表达。
  • 使用场景
    见礼可以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使用,包括家庭聚会、商务会议、宴会等。在与长辈、上级、客户、领导或其他重要人物交往时,见礼是一种常见的社交礼仪。
  • 故事起源
    见礼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和尊重他人。拜访时向对方致以问候和敬意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即见礼。
  • 成语结构
    见礼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见”和“礼”。
  • 例句
    1. 他每次去拜访长辈都会见礼,非常懂得尊重。2. 在中国,见礼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见”和“礼”两个字形象化地联想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自己在拜访时向对方致以问候和敬意的场景,同时将“见”和“礼”两个字牢记在心。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礼仪文化和社交礼仪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见礼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次去奶奶家都会见礼,给她鞠个躬,然后说声“奶奶好”。2. 初中生: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拜访社区长者的活动,每个同学都要见礼,表达我们的尊敬和关怀。3. 高中生:在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活动时,我们要见礼校长和老师,以示对他们的敬意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