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俗艺人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三俗艺人-简介

    三俗艺人即:庸俗、低俗、媚俗的艺人。

    三俗艺人-特点

    庸俗:粗俗,平庸。

    低俗:不入流,没有正经门路。思想空洞、乏味,更多的是带有纯粹的“性思想”。

    媚俗:迎合于世俗,过分迁就迎合受众。为了短期的商业效益,而不惜牺牲崇高和责任。

    三俗艺人-热点事件

    郭德纲《我要反三俗》

    2006年2月,一群相声界的表演“艺术家”们,针对郭德纲面向大众面向百姓的相声,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矛头直指郭德纲,但后来反被郭德纲信手拿来当了包袱,随后郭德纲借此创作了相声段子《我要反三俗》,堪称“郭式相声”之中的经典。

    2010年8月,郭德纲弟子李鹤彪打记者后郭德纲的娱乐表态,郭德纲被网友批为“无良无德无耻”的“三无”艺人,郭德纲成了“三俗艺人”代表。

    央视新闻直播间也暗批郭德纲三俗,称在这个行业的精华与糟粕之间,他留下了糟粕;在这个行业的正气与江湖气之间,他选择了江湖气;在个人的私愤和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之间,他习惯性地倒向私愤。在我们身边更多的公民面前,这位公众人物如此的庸俗、低俗、媚俗的表现,是多么的丑陋。

    三俗艺人-相关评论

    纵观时下娱乐圈,复合、打架、艳照,绯闻加丑闻,黄色加黑色,万事能炒作,娱乐圈呼唤环保,呼唤理性和健康。也正源于此,中国首家娱乐私塾才率先在业内提出“绿色娱乐”这一口号,携手各娱乐有识之士,通过“立三绿”(指绿色娱乐、绿色歌曲和绿色艺人)、“破三俗”(指声讨盛行在娱乐圈中的恶俗、低俗、粗俗等不良娱乐之举)等行为发起“绿色娱乐-绿色之星”系列公益活动,意在向不良娱乐亮剑,还娱乐圈一个理性、良性发展的生存空间,呼吁全民规避娱乐八卦化及泛娱乐倾向,提倡理性娱乐这一娱乐宗旨。

    现在最流行的一种观念是“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娱乐圈,娱乐也需要学习,更需要彻底清理“娱乐垃圾”,还娱乐圈一个环保无污染的发展空间。

    三俗艺人-如何抵制三俗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

    低俗文化产品是物欲社会的影射,要除去滋生这种文化的社会土壤,应从更为根基的制度建设入手。这首先更应该从官员自身的价值观与情操着手,从自觉抵制“三俗”之风开始。在当今之中国,人们仅将道德视为外在的约束规范,在内心深处丧失了对道德的崇敬,乃至怀疑和漠视道德的存在,忘记道德责任,推卸道德义务,不再对道德产生渴求、愉悦和喜好的情感。如果官员都能以身作则,即便不能完全消除社会低俗风气,至少也能为除去这些滋生低俗文化的社会土壤送来一阵清风。

  • 基本含义
    指那些行为粗俗、言语下流、品味低下的艺人或表演者。
  • 详细解释
    三俗艺人是由“三俗”和“艺人”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三俗”指的是行为粗俗、言语下流、品味低下的表现,而“艺人”则指的是从事各种艺术表演的人。因此,“三俗艺人”指的是那些行为粗俗、言语下流、品味低下的艺人或表演者。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演艺界或娱乐圈中的一些人,他们追求低俗、庸俗的表演方式和内容,影响了社会风气和文化品位。
  • 故事起源
    关于“三俗艺人”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推测其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而“三俗艺人”所代表的行为和言语粗俗低俗,与传统文化观念相悖,因此被视为贬义词语。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位艺人以低俗的笑话和下流的表演方式而闻名,被批评为一个典型的三俗艺人。2. 这部电影因为涉及大量的低俗内容而引起了争议,被指责为三俗艺人的代表作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三俗艺人”记忆为一种贬义称呼,代表那些行为粗俗、言语下流、品味低下的艺人或表演者。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相关成语,如“三教九流”、“三人成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节目太无聊了,里面的三俗艺人只会说脏话。2. 初中生:我们应该远离那些三俗艺人,保持良好的价值观。3. 高中生:这位歌手的歌词太低俗了,完全是一个三俗艺人的代表。4. 大学生:我们应该鼓励那些有才华的艺人,而不是给三俗艺人提供市场。希望这份学习指南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俗艺人”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