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典
héng diǎn
  • 拼 音:héng diǎn
  • 注 音:ㄏㄥˊ ㄉㄧ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常典;常制。《晋书·汝南王亮等传论》:“ 有晋 鬱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恆典。”《宋书·武帝纪中》:“夫量入为出,邦有恆典。” 唐 杨炯 《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勅书弔赠,礼越常班;丧用所资,数优恆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词林中舍互改》:“ 景泰 九年,中书舍人 陈学 等四人,俱陞翰林编修,仍於内阁书办,盖当时以为恆典。”

  • 基本含义
    恒久不变的典范或规范
  • 详细解释
    恒典指的是长期以来被广泛接受并被视为权威的典范或规范。它代表着一种长久不变的价值观、道德标准或行为准则。恒典所指的内容可以是宗教、法律、道德、文化、学术等方面的规范。
  • 使用场景
    恒典常常用来形容某种价值观、道德标准或行为准则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所认同并遵循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某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也可以用来强调某种观念或规范的长久不变。
  • 故事起源
    恒典这个成语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源于《荀子·礼论》中的一句话:“故君子不可不慎也,恒其所不能。”意思是君子应该时刻保持谨慎,坚守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另一种说法是源于《史记·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恒言无恒行,恒行无恒言。”意思是说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不可信任的。
  • 成语结构
    恒典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恒”表示长久不变,持久不变,“典”表示典范、规范。
  • 例句
    1. 他一直奉行着家族的恒典,从不做任何违背家族价值观的事情。2. 这个公司一直秉持着品质第一的恒典,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恒典”这个成语与“恒久不变”这个意思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同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句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以及各个领域的规范和典范,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恒典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恒典,不做欺负同学的事情。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恒典,追求优秀的学术成绩和良好的品德。3. 高中生:恒典是我们塑造人格的重要指南,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秉持着恒典,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司的恒典,保持职业道德,诚信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