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童
shān tóng
  • 拼 音:shān tóng
  • 注 音:ㄕㄢ ㄊㄨㄙ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山村儿童。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山童采葛,入丹竇而忘归;野老紆花,向清溪而不返。” 唐 李白 《答从弟幼成》诗:“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尊。” 元 虞集 《后续咏贫士》诗之一:“山童衣百鶉,唤之愧匆匆。”
    (2).僧道或隐士的侍者。 唐 孙逖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随。” 宋 陈达叟 《<本心斋食谱>叙》:“客从方外来,竟日清言,各有饥色,唤山童供蔬饌,客尝之,谓无人间烟火气。” 元 袁桷 《题巨然<枫林雅集图>》诗:“山童注新泉,支鼎拾薪籜。” 清 厉鹗 《徵招·为蒋丈雪樵赋》词:“酒熟倒葫芦,有山童相待。”
    (3).谓山无草木。参见“ 山童石烂 ”。

  • 基本含义
    山中的孩子,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
  • 详细解释
    山童是由“山”和“童”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山指的是山中,童指的是孩子。山童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形容其对社会和人情世故的认知程度较低。
  • 使用场景
    山童一词多用于形容某人对某个领域或某个事物的了解程度不深,或者形容某人幼稚天真,缺乏经验和成熟度。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例如描述一个对世界观和社会规则不太了解的年轻人,或者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的知识水平较低。
  • 故事起源
    山童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山童在城市中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由此展现了他的幼稚和不谙世事的特点。
  • 成语结构
    山童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都有明确的含义。
  • 例句
    1. 他虽然年纪轻,但是并不是个山童,他对社会的了解比你想象的要多。2. 这个项目对他来说太复杂了,他还是个山童,完全不懂如何去处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山中的孩子形象化,想象一个幼稚天真的小孩子在山中玩耍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幼稚、不谙世事相关的成语,例如“稚子之心”、“幼稚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已经上高年级了,但是还是个山童,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2. 初中生:他在班级中总是表现得很幼稚,真是个山童。3. 高中生:她虽然已经是高中生了,但是在社交方面还是有些山童的感觉。4. 大学生:他在大学里还是个山童,对社会和职业规划一无所知。5. 成人:他已经工作多年了,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个山童,需要继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