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绝
jùn jué
  • 拼 音:jùn jué
  • 注 音:ㄐㄩㄣˋ ㄐㄩㄝ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陡险,陡峭。 晋 郭璞 《流寓赋》:“骇斯径之峻絶,感 王阳 而增惧。”按, 王阳 , 汉 时人,尝行经 邛郲 九折坂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事见《汉书·王尊传》。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 南岸有山孤秀,从 江 中仰望,壁立峻絶。” 宋 苏辙 《臣事策下》之一:“彼能通其君臣之欢,坦然其无高下峻絶不可扳援之势。”
    (2).指陡险处。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下峻絶,顾瞻来时所歷之峰,皆伏处其下不可见。”
    (3).严厉。 明 李贽 《绝交书》:“然此书实峻絶可畏,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其人。” 清 方文 《四令君诗·梁宣城平叔》:“爱之如慈母,畏之若神明。讼庭何峻絶,宾客莫敢縈。”
    (4).高超。 明 李东阳 《<东泷遗稿>序》:“及读《礼》之餘,日就超诣,则由博归约,歛华就实,益为简洁峻絶出羣之作。”
    (5).坚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或谓 裴伦 絶望奋战,意向峻絶,实与 普式庚 性格不相容。”

  • 基本含义
    形容高峻险峭,无法逾越或超越。
  • 详细解释
    峻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山峰、峡谷等地形高耸险峻,难以攀登或越过。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度、程度等超过一般,达到极致。
  • 使用场景
    峻绝常用于修辞和描写,可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和险峻,也可以形容人的才华、品德等的卓越和出众。
  • 故事起源
    峻绝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僖公十五年》篇。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僖公遭到了晋国的进攻,晋军攻打齐国的城池,但是齐国的城墙高大坚固,晋军无法攻破。于是,晋国的国君晋文公在攻打齐国城池无果后,用峻绝这个词来形容齐国城墙的高耸险峻,意味着无法攀登或越过。
  • 成语结构
    峻绝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座山峰高耸峻绝,令人望而生畏。2. 他的成绩在班上峻绝,无人能及。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峻绝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座高耸险峻的山峰,无法攀登或越过,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词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高耸险峻相关的词语,如险峻、高峰、峭壁等,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山上的路太峻绝了,我们无法走上去。2. 初中生:他的音乐才华峻绝,是我们学校的骄傲。3. 高中生:这部电影的剧情高潮峻绝,让人看得心跳加速。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难度峻绝,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