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纚
jī lí
  • 拼 音:jī lí
  • 注 音:ㄐㄧ ㄌ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束发物。《礼记·问丧》“亲始死,鸡斯徒跣” 汉 郑玄 注:“鸡斯当为笄纚,声之误也。亲始死去冠,二日,乃去笄纚括髮也。”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鸡斯通作笄纚。”

  • 基本含义
    笄纚是指女子成年时所戴的发髻,也用来比喻成年女子。
  • 详细解释
    笄纚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笄指女子成年时所戴的发髻,纚指束发的带子。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女子成年时所戴的发髻,也用来比喻成年女子。
  • 使用场景
    笄纚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女子成年后的状态或特征,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达到成熟状态。
  • 故事起源
    笄纚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儿童成长仪式。古时候,女子到了15岁左右就会举行笄礼,表示她们已经成年。在这个仪式上,女子会将长发盘成发髻,用纚来束发。因此,笄纚这个成语就以女子成年时所戴的发髻为象征,用来比喻女子成年后的状态。
  • 成语结构
    笄纚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词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1. 她已经过了十八岁,已经是个笄纚的女子了。2. 这家公司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笄纚的大企业。3. 她的才华在艺术界已经展现出了笄纚的风采。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笄纚的发音与“鸡只”进行联想,想象一个成年女子戴着发髻像只鸡一样,从而记忆笄纚的发音和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成年女子相关的成语,如“及笄之年”、“及笄成年”等,以拓展对女子成年阶段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已经过了笄纚的年龄,可以参加成年人的活动了。2. 初中生:那个女孩子今天戴了一个漂亮的笄纚。3. 高中生:她的才华已经展现出了笄纚的风采,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