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饬
kuāng chì
  • 拼 音:kuāng chì
  • 注 音:ㄎㄨㄤ ㄔ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匡饰 ”。匡正整治。《史记·秦始皇本纪》:“匡飭异俗,陵水经地。”《汉书·高后纪》:“ 高皇帝 匡飭天下,诸有功皆受分地为列侯,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 颜师古 注:“匡,正也。飭,整也。” 唐 白居易 《除任迪简检校右仆射制》:“《书》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此先所以匡饰天下也。” 明 归有光 《魏诚甫行状》:“闻太常之训,忽焉有感,遂砥礪於学,以礼自匡飭。”

  • 基本含义
    匡正整顿,使之得到正确的方向或状态。
  • 详细解释
    匡饬是由“匡”和“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匡”意为纠正、矫正,指纠正错误或偏差;而“饬”意为整顿、整治,指整顿秩序或改进状态。匡饬的含义是通过纠正错误、整顿秩序等手段,使事物得到正确的方向或状态。
  • 使用场景
    匡饬常用于形容对某种情况或事物进行纠正、整顿、改进的过程。可以用于描述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改革、整顿工作,也可以用于个人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等方面。
  • 故事起源
    匡饬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国君楚庄王曾经任用了一个贤臣名叫孙武。孙武在任职期间,通过整顿军队、改革军事制度等手段,使楚国的军队变得更加有组织、有纪律。最终,楚国在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个故事成为了匡饬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匡饬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匡”为动词,意为纠正;“饬”为宾语,意为整顿。
  • 例句
    1. 领导通过匡饬,使公司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2. 他通过匡饬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一场全面的匡饬,以改变当前的不良局面。
  • 记忆技巧
    可以用“匡”字的形状和“饬”字的意义来记忆匡饬这个成语。匡字的上半部分像是一个手臂,可以联想到纠正错误的动作;而饬字的意义是整顿,可以想象成将一堆杂乱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样子。通过将匡和饬的形状和意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匡饬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匡饬相关的成语,例如匡扶、饬辔等。这些成语都是描述纠正错误、整顿秩序等方面的,通过学习更多相关的成语,可以加深对匡饬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通过匡饬,帮助我们纠正了作文中的错误。2. 初中生:学校需要进行一场全面的匡饬,提高教学质量。3. 高中生:通过匡饬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成功提高了考试成绩。4. 大学生:社会需要进行一场全面的匡饬,改变不良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