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律
míng lǜ
  • 拼 音:míng lǜ
  • 注 音:ㄇㄧㄥˊ ㄌ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吹律。《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椅梧倾高凤,寒谷待鸣律。” 李善 注引 刘向 《别录》:“ 邹衍 在 燕 ,有谷,寒不生五穀, 邹子 吹律而温至,生黍也。”

  • 基本含义
    指音乐的节奏和声音,也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动听。
  • 详细解释
    成语“鸣律”源自《诗经·大雅·鸡鸣》:“鸡鸣之律,嘒嘒而止。”意思是鸡鸣的声音宛如音乐,节奏优美,令人陶醉。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音乐、文章或言辞的美妙动听之处。
  • 使用场景
    成语“鸣律”常用于赞美音乐、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动听之处。可以用在音乐评论、文学评论、演讲等场合。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诗经,描述了鸡鸣的声音如同音乐般动听。后来,人们将这个形容词用于赞美音乐、文章或言辞的美妙之处。
  • 成语结构
    鸣律属于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首曲子的鸣律优美动听,引人入胜。2. 这篇文章的鸣律很好,字字珠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鸣律”两个字分开记忆。鸣音类似“明”,表示声音;律音类似“绿”,表示乐曲。结合起来,鸣律就是指声音如乐曲般动听。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有关音乐、文学和修辞手法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鸣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爸爸奏的钢琴,他的琴声真是鸣律动听。2. 初中生:这首歌的旋律很美,歌词也很有意境,真是鸣律动听。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描写手法真是巧妙,每一个词都鸣律动听,让人读后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