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祸
huǐ huò
  • 拼 音:huǐ huò
  • 注 音:ㄏㄨㄟˇ ㄏ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撤去所加的灾祸。《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以礼悔祸于 许 ,无寧兹 许公 復奉其社稷。” 杨伯峻 注:“谓天或者依礼撤回加于 许 之祸。”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 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 祝融 悔祸, 回禄 屏气。”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天未悔祸,岁仍大荒。”
    (2).后悔造成祸害。《旧唐书·越王係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餘孽昧恩,靡闻于悔祸。”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梁鸣泉计处市马书》:“若二酋能悔祸服罪,自致塞下,亦可侍以不死,不必深治矣。”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一:“那些罪孽深重的人们,丝毫也不知道悔祸呢。”

  • 基本含义
    悔祸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后悔已经发生的祸害。它表示一个人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感到后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过失。
  • 详细解释
    悔祸这个成语由“悔”和“祸”两个字组成。悔指后悔,祸指灾祸。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灾祸发生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或错误,感到后悔。
  • 使用场景
    悔祸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遭受灾祸或不幸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后悔。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慎,导致了不好的后果,并且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故事起源
    悔祸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十四年》。故事中,齐国的大夫田恒因为妒忌其他大夫的才能,诬陷他们并使他们受到了祸害。但最终田恒自己也遭到了报应,他的家族遭到了灭门之祸。田恒在灾祸发生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感到深深的后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悔祸是一个负面的情绪,我们应该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及时反思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 成语结构
    悔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是他却在灾祸发生之后才悔祸。2. 他一直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问题,现在他得了重病,终于悔祸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悔祸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遭受灾祸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深深的后悔。可以把这个场景形象地想象在脑海中,以便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学习悔祸这个成语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后悔相关的成语,如悔过自新、悔不当初等。这些成语都与后悔、反思和改过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没有好好学习,现在后悔莫及,我要好好努力。2. 初中生:我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结果遇到了麻烦,我真是悔祸莫及。3. 高中生:我没有珍惜高中时光,现在后悔莫及,我要在大学里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