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一处当今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这就是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
简介
桃坪羌寨,在理县东40公里处,距成都市约180公里。该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寨内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坡上垒,其间碉堡林立,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寨房相连相通,外墙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构,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民居内房间宽阔、梁柱纵横,一般有二至三层,上面作为住房,下面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屋内房顶常垒有一“小塔”,供奉羌人的白石神(一块卵状白色石头)。堡内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从高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作消防设施,而且一旦有战事,还是避免敌人断水和逃生的暗道。
近年来,去桃坪羌寨的游人与日俱增,也让这个不大的小山寨充满了“商业”气息。这些变化多少有些让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羌族历史
桃坪历史悠久,据史料记截,寨子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西汉时即在此设广柔县,桃坪作为县辖隘口和防御重区便已存在,到现在已集2000多年的历史于一身。
桃坪羌寨,羌语“契子”,依山傍水,土沃水丰,人杰地灵,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自村而过。该村寨集古朴浓郁的民风民俗,神奇独特的羌民族建筑,天然地道的羌族刺秀和奔放的羌族歌舞,展示着古朴迷离的羌族历史。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羌家人围着咂酒、载歌载舞,往往是“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瞳瞳。”
“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中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虫乔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等。
约公元前2100年,善于治水的羌人大禹继任部落联盟总首领。禹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告别家乡的大山,开始了漫漫治水之路。他专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战绩显赫,民间还有大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传呢!大禹王后来破除了“禅让制”,传位于其子启,史称“夏启”。启即位后联合诸部落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治城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历传500多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史称“秦始皇”)攻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始了历时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秦始皇本生于羌人老故居甘肃天水,天水羌种是也(在今羌族聚居地茂县松坪沟仍有其祖始于秦始皇的说法)。秦的族属,经蒙文通教授考定为“秦之为戎,固不自疑”。他建国后东迁陕西咸阳,并且颁布法令不准对西边的羌戎部落用兵。
汉代,四川羌族建有牦牛、青衣羌国,地辖今西昌、甘孜、雅安、乐山一带,国都在宝兴县灵关镇。西汉时西北地区的汉阳(天水)、金城(兰州)、安北地、陇西五郡羌族人口达259990户,1001802人。西汉时羌人在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居住,人口多达1200多万,占全国人口1/4(当时全国人口为5995万)。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汉)、前秦、夏、后凉、后赵等国家,但都只是昙花一现,生命力不强,影响不大。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夏国是以陕、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家。党项羌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族,以拓拔氏最强,起群首领导作用。后因受吐蕃不断的侵犯和骚扰,向唐朝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号夏景宗。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称“兀卒”(青天子),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称“西夏”),纪年为夏景宗显道元年。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的部分地区,总共统辖32州,国都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公元1226年,蒙古人铁木真率兵亲自伐夏。次年,蒙古军猛烈攻占,尽破大夏国城邑,人民伤亡惨重。为避免人民更大的伤亡和损失,第二十一世末帝夏见屈降。蒙古诸将尊铁木真遗命,将夏见杀之,并毁大夏王陵。至此,大夏国立国346年,于公元1227年灭亡,其后裔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
四川古为巴蜀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蚕丛(故居蚕陵,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遗迹毁于1933年8月25日15时发生的叠溪大地震)称王。李白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还建有冉駹(发音与“Rrmea(日麦,羌族和黑水人自称,意为“本地人”)”几无差别)国,乃今日30万羌人之故居地,统辖区域包括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三国时(公元221年),疆域尚包括有今都江堰(古称都安县、齐基县、灌县)、彭县(古称白马县、兴乐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称石泉县)、青川县(古称广武县)、平武县(古称刚底县)、甘肃文县(古称阴平县)。汉代羌都在今茂县凤仪镇。
此外,古羌之种还有姜氏戎、先零羌、烧当羌、钟羌(钟存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牢姐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发羌、婼羌、西夜、蒲犁诸羌、阿钩羌、牦牛羌、参狼羌、青衣羌、白马羌、白兰羌、可兰羌、宕昌羌、邓至羌、汶山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南水羌、逋祖羌、弱水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罗打鼓羌、杨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邻羌、临涂羌、涉题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维(威)州羌、蚕陵羌(昔卫羌)、茂州羌、望族羌、那鄂羌、千碉羌等百余种羌支,此不赘述.
风土人情
桃坪羌寨似乎浓缩了羌族千年历史,在桃坪羌寨内,多少年来羌民们都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从田间采摘苹果的孩童祷门前穿著整齐民族服饰的老者,从正在织羌绣的妇女到喝着青稞酒的彪汉,都呈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境界。
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为“祭山会”(又称转山会)和“羌年会”(又称羌历年),分别于春秋季举行。实际上是一种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却始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远古神秘文化的光辉。
建筑特色
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比肩走袂的村寨中,高高低低,从数米到数十米,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寨子是一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片石与黄泥砌成的坚固经历了无数的地震后仍完好无损。墙体和墙体之间的巷道深幽而神秘,因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于是有了无数暗道,走入其中就像步入了历史的迷宫。
施工时不绘图,不测算,不吊线,信手砌成,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考察
桃坪羌寨一反传统古城设东、西、南、北四门的建筑形式,筑成了以高碉为中心的放射状8个出入口。而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寨内人进出自如,而外来人却如入八阵迷宫,非本寨人指引,不可通行。寨内的地底下,挖掘了众多的引水暗渠,上盖石板和土,一定距离间,留有活动石板,揭开即可取水。这些水渠方便、保密,在寨内编织成流经每栋碉楼的水网,为战时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桃坪神奇的路网、水网、房顶,组成了羌寨内地上、地下、空中三种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这也是桃坪羌寨建筑的奇特之处。
将高大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这个寨子里最古老的建筑是两千年前用黄泥、片石作材料建成的,集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显示了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
碉楼是整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仅存两座,一座是陈仕明家的住宅,另一座雄踞在寨子对面的河岸上。碉楼分为9层,高30米左右,各层四方开有射击窗口,顶楼的钟孔是作为传递消息用的。
羌族建筑,就近取材,利用附近山上的土、石等资源,先在选择好的地面上掘成方形的深一米至两米左右的沟,在沟内选用大块的石片砌成基脚。宽约三尺,再用调好的黄泥作浆,胶合片石。石墙自下而上逐渐见薄,逐层收小,石墙重心略偏向室内,形成向心力,相互挤压而得以牢固、安定。屋顶结构层次由下至上分别是主梁、掾子、劈材层、竹杆、黄刺。棕耙,颇具民族特色。
桃坪羌寨因典型的羌族建筑、交错复杂的道路结构被称为“东方神秘古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
文化古物
在佳山寨发现有“石棺葬”,随葬品多为陶器,也有铜、铁、木制陪葬品,向世人展示出羌民族古老的历史,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民俗考察、研究依据。羌民族跳沙朗(意为唱起来、摇起来)、喝咂酒、吹羌笛、着刺绣。桃坪羌寨依山而建,杂谷脑河水从寨前奔流而过。寨内耸立两座九层石块垒砌的土舍雕,与对岸山峰烽火台遥遥相望。羌寨民房依山建于斜坡之上,均以石块垒砌而成,古羌先民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底下流过,饮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人行寨内但闻水声叮咚于地底。桃坪羌案被中外专家称为“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
其居所多“依山而居,累石为室”。桃坪羌寨就是最典型的羌族建筑。片石、泥土和木头,在勤劳的羌民族手中,奇迹般地建筑起高十余丈的羌寨,他们世代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披星戴月,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走入桃坪羌寨,就走进了这个民族之中,去领略浓郁的羌族风情,感受羌民族古老的历史,体味羌民族神秘的文化,品尝独有的风味食物,不能不为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也不能不为这个民族走向辉煌的理念所折服。
古堡羌笛
羌笛是中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终身全长13 ~19 厘米,管口直径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装有4 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 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薄片作为簧片。它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羌笛为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其表现力的最佳写照,故最适于独奏,也可为歌舞伴奏。
羌笛与笛有很大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由此可以知道:羌笛在汉代就已经流传于甘肃、四川等地了,并且可以推之当时的羌笛是双管四孔羌笛。羌笛在唐时,是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值得一提的是,羌笛并没有出现在唐代的"十部乐"中,可见,羌笛在唐时只是边塞中所见的乐器,并未正式进入唐代宫廷或军队,只是少数民族或是军队中的兵士所用的一种自娱自乐的乐器。
唐、宋、元、明各代文人的诗歌中常见到关于羌笛的记载。现在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及黑水县一带的羌族地区,仍旧可以看到这种具有唐宋遗风的乐器,它们是用两支同样长短的油竹制作,管体被削成方柱形,绑扎在一起,每只管的上端,置有一个带竹簧片的吹管,竖吹,规格有17厘米及19厘米两种,音色高亢而略有悲凉感,是人们在喜庆丰收,过年过节劳动之余常用的主要乐器。亦是小伙子向姑娘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
赤布苏、沙坝地区的羌笛是秦汉战乱年间由南迁的羌族人从西部地区带来的。据史料记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时由音乐家京房加一高音按孔,成为五孔。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由此推断,羌笛的存在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现代羌笛,用当地产的油竹(竹节长、管身细)制作,选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将两管相邻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管身无节,全长13—19厘米,上开五或六个按孔(孔距相同)。管上端装竹制簧哨(正面削平、刻簧,簧舌朝上)
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域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凉之感。 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想曲》、《莎郎曲》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特色
羌餐
是桃坪羌寨的主要特色之一如果有幸到羌家作客,热情好客的主人会给你端来香味朴鼻的羌家腊猪肉、香锗腿和柳沟肉,还有山龙须、蕨菜、刺隆包等山野菜。羌家姑娘会为你敬上醇香的青稞酒。在一阵阵甜甜的羌家祝酒歌的感染下,也许你会醉意朦胧,也许你会飘然若仙,使你终身难忘。
羌绣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桃坪姑娘的拿手绝活。由于羌族姑娘从小就喜欢学习刺绣,从而学成了精于手工的传统技艺。到了出嫁的时候,姑娘们一定要尽其所能绣出几件最好的嫁衣,最好的云云鞋和最好的鞋垫,否则会被男方轻视。所以,羌绣能历经一千多年历史而传承至今,而且精美绝伦,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和收藏品。
羌族歌舞
是桃坪羌寨的主要特色。到桃坪羌寨不看羌族歌舞,你会觉得非常遗憾。羌族人民能歌善舞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以歌声伴随自己的劳动,用舞蹈表现自己的生活,逐渐形成了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羌族歌舞中,有表现劳动生活的;有表现爱情的;还有表现祭祀活动或驱除鬼神的。羌族歌舞形式多样,有独唱的、有对唱的、还有集体对歌的,比如改盘歌、花儿纳吉等等。羌族沙朗舞(即集体锅庄)是最为活跃、奔放的艺术形式,男女老幼均可参与。几十个人、上百个人高歌劲舞,气氛非常热烈。皮鼓舞原来是羌族巫师祭神才跳的,后来也逐渐演化为风格粗犷的羌族舞蹈,成为羌族舞蹈中的一支绚丽的奇芭。每逢过年过节或者村里有人举行婚礼,全村人都要聚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喝着醇香的咂酒,唱山歌,跳锅庄,有时闹到通宵达旦。在桃坪羌寨旅游,你可尽兴地观赏羌家歌舞,也可以参加篝火晚会,在吃完烤羊肉,喝了青稞酒以后,在熊熊篝火的辉映下,跟着羌家姑娘小伙翩翩起舞,从中领略古羌文化的精深内涵。
羌族多声部
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多声部
岁月如歌。多少年来,在美丽、幽静的阿坝群山之间,一直回响着一种高低起伏、铿锵婉转的声音。在这未经雕琢、没有修饰的歌声中,人们听到了岁月哗哗流淌的声音,顿觉时光荏苒,不由唤醒了远古的记忆。
“得拐(高)尔拐(低)才是美,一个人肯定唱不起”。在黑水、松潘、茂县交界地区,人们是这样理解音乐的。
5岁的孩子在学唱歌时知道,声音出来时一定要同时具备高和低。年复一年,高低起伏的声音便在这里的崇山峻岭间回响。
这便是今天听到的羌族多声部。
它铭记了关于这个民族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走过的每一个脚印。它唤醒了人们更多对于从前的温柔记忆。
《史记·六国年表》:“禹生于西羌。”众多史料记载,从炎黄到夏禹,到华夏族的形成,都与古羌族密不可分。现在,羌族主要聚居在茂县、理县、汶川、松潘等地。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在勤劳、乐观精神的熏陶下,羌族人民用歌唱和舞蹈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每逢传统佳节,每当祭祀活动,人们聚在一起饮咂酒、唱山歌、跳锅庄。每当这时候,身着长衫、羊皮褂子,带头帕、束腰带、着革履的羌族男子和穿着精美刺绣服饰、佩带雕花首饰的妇女聚在一起,代表各自村寨,在山间放开嗓子赛歌以决胜负。更有青年男女三五成群成双对歌,互倾爱慕之情。
演唱时只要有2-10人以上,即不受场地及时间的限制,无论男女,均可演唱,演唱时分领唱、轮唱、重唱。日复一日,“多声部”演唱在村寨里日益盛行起来,这便形成了无比欣喜的羌族多声部文化。
“多声部”唱法以二声部为主,有四声部、多声部、男女混合唱法。曲调由低到高(由一个小二度音程向大二度音程呈阶梯形上行),直至演唱者的嗓音无法再高时,突然来一个四、五、八度音(不固定)的大弧度降落。演唱者嗓音一般在小字组C或D到小字Ⅰ组的A或B音之间,有时达到小字Ⅱ组的D或E音(假嗓音)。音乐古朴典雅,激情奔放,抑扬顿挫,体现了羌民族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他们呈现的技巧性和歌唱的境界感染了我们”。在去年央视青歌赛上,羌族多声部“毕曼组合”用质朴动人的音乐和来自最民间的穿透力打动了中国观众和专业评委的心,一举夺得了大赛原生态组的铜奖。古老的羌族多声部在21世纪今天,在依旧山青水秀的村寨中,在灯火辉煌的舞台中央,焕发出新的青春和生命力。
旅游指南
进出交通
成都茶店子汽车站乘车,到达地点的顺序为理县—桃坪—米亚罗,每天7:20、8:10、9:00、13:00、14:50共4班车到米亚罗,票价41.5元,需5个半小时到达。
停留住宿
寨子理很多人家都可以住宿,其中周礼智家是这个寨子较早接待客人的客人,他家的外部是古楼,里面有比较现代的装修,有几间客房,还算干净,另外可以选择住在理县县城。
顺道游览
米亚罗:地处四川理县,是中国最大的红叶风景区,海拔2700米。“米亚罗”是藏语,意即“好耍的坝子”,地处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谷地带。这里气候凉爽,景色绝佳,尤其到了深秋季节,红叶从高到底,层次分明地从山下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