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涛
guǎng líng tāo
  • 拼 音:guǎng líng tāo
  • 注 音:ㄍㄨㄤˇ ㄌㄧㄥˊ ㄊㄠ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汉 枚乘 《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 广陵 之 曲江 。”后即以“广陵涛”称 广陵 (今 扬州 ) 曲江 潮。 汉 时其势浩大,蔚为壮观。尔后势渐杀。 唐 大历 后迄不见。 唐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我来 扬都 市,送客回轻舠。因夸 楚 太子,便睹 广陵 涛。” 清 赵翼 《庐山》诗:“ 广陵 涛接 潯阳 涛,夜梦 五老 来相招。”参阅 清 汪中 《述学·广陵曲江证》、 清 梁章鉅 《<文选>旁证》。

  • 基本含义
    指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声音或气势。
  • 详细解释
    广陵,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名,今江苏扬州的旧称;涛,指海洋中的大波浪。广陵涛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如同汹涌的海浪一样。
  • 使用场景
    广陵涛常用于形容声音或气势的强大,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界的景象,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气势或声音。例如,形容一个演讲或歌声震撼人心,可以说“他的演讲声如广陵涛,让人深受鼓舞”。
  • 故事起源
    广陵涛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记载了春秋时期吴国的一段历史。当时,吴国国君夫差病重,大臣们为了争夺权力,纷纷出谋划策。其中,一个叫做伍子胥的大臣,为了让自己的计划得以实施,决定借助广陵涛的声势。他在夜晚悄悄地将自己的计划写在竹片上,然后将竹片放入一个装满铁石的罐子中,再将罐子扔入江中。当罐子沉入江底时,竹片上的计划被涛声掩盖,使得他的计划不会被他人知晓。从此,广陵涛成为了形容声势浩大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广陵涛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1. 他的歌声如同广陵涛,让人陶醉其中。2. 这场演讲声势如广陵涛,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3. 那个队伍的气势如同广陵涛般威猛,让对手望而生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广陵涛的声势浩大,想象自己站在海边,面对汹涌的波浪,感受到声音和气势的强大。也可以尝试用手势模仿波浪的形状,加深对广陵涛这个成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声势、气势相关的成语,如“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等,扩展自己的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广陵涛般的雨声打在窗户上。初中生:他的演讲声如广陵涛,震撼了全场。高中生:那个乐队的演出声势如广陵涛,让人难以忘怀。大学生:这部电影的音效如同广陵涛,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体验。成年人:他的气势如广陵涛,让人不敢轻易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