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罪戾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ì qǔ zuì lì ㄗㄧˋ ㄑㄩˇ ㄗㄨㄟˋ ㄌㄧˋ

    自取罪戾 

    谓自招罪过。《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復生贰心,自取罪戾。”亦作“ 自取咎戾 ”。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目下大敌当前,万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 基本含义
    自己找罪受,自作自受。
  • 详细解释
    自取罪戾是指自己主动去做坏事或者违法犯罪,结果自然会招致祸患和惩罚。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当自重自爱,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 使用场景
    在警示他人不要自寻烦恼、自招祸患的时候使用,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明知不好却故意去做坏事的人。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是汉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在一次与匈奴使者的辩论中,用“自取罪戾”来形容匈奴对中国的侵略行为,表达了自己对匈奴的不满和警示。
  • 成语结构
    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自取”和“罪戾”。其中,“自取”表示自己主动去做某事,而“罪戾”表示祸患和惩罚。
  • 例句
    1. 他知道这件事是违法的,但还是自取罪戾。2. 如果你不听劝告继续这样做,那就是自取罪戾。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自己主动去拿一块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的行为就是自取罪戾。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自食其果”、“作法自毙”等,来增加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真是自取罪戾。2. 初中生:他明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但还是自取罪戾。3. 高中生:他为了追求刺激,故意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结果自取罪戾。4. 大学生:他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会有后果的,但还是自取罪戾,真是太不理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