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贲
xià bēn
  • 拼 音:xià bēn
  • 注 音:ㄒㄧㄚˋ ㄅ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敬语。下降,降临。语出《诗·小雅·白驹》:“賁然来思。”贲然,盛饰光采之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蜜章密章》:“ 王崇述 神道碑云:没代流庆,密章下賁。”

  • 基本含义
    下贲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指人的品行低劣,道德败坏。
  • 详细解释
    下贲一词由“下”和“贲”两个字组成。“下”表示低下、下降的意思,“贲”表示德行、品质。下贲形容一个人的品行低劣,道德败坏,表示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贬低和指责。
  • 使用场景
    下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道德败坏、品行低劣的人。可以在社交场合、教育场合或者文学作品中使用,用以批评或描述某人的品行不端,道德败坏。
  • 故事起源
    下贲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王莽是西汉末年的权臣,他篡位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导致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他的统治被认为是下贲的象征,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下贲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人品行下贲,不值得交往。2. 他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真是下贲之徒。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下贲这个成语。可以将“下”联想为低下的意思,将“贲”联想为品行、品质,从而记住下贲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行、道德有关的成语,例如“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等,以加深对道德品质的理解和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经常欺负同学,真是一个下贲的人。2. 初中生:那个学生作弊考试,被老师批评了一顿,真是太下贲了。3. 高中生:他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道德下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