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下士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qiú xián xià shì ㄑㄧㄡˊ ㄒㄧㄢˊ ㄒㄧㄚˋ ㄕㄧˋ

    求贤下士(求賢下士) 

    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每劝圣上诚意正心,求贤下士,圣上为之改容。”

  • 基本含义
    寻找贤才并将其招聘到自己的团队或组织中。
  • 详细解释
    求贤下士是指在招聘人才时,主动寻找有才能、有能力的人,并将其招揽、使用。这个成语强调了招聘者对人才的珍视和重视,意味着招聘者愿意主动去寻找有能力的人,并为其提供机会展示才华。
  • 使用场景
    求贤下士常用于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在招聘人才时的态度和做法。它可以用于工作场所、学校、政府机构等各种组织中,用来表达对能力和才华的追求和珍视。
  • 故事起源
    求贤下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国君叫做楚庄王。楚庄王非常重视人才,他曾经下令在国内外寻找有才华的人,并将他们招揽到楚国来。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后来“求贤下士”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求贤下士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求、贤、下士。其中,“求”表示寻找,寻求,“贤”表示贤才,有才能,“下士”表示将人才招揽到自己的团队或组织中。
  • 例句
    1. 公司领导积极发挥求贤下士的精神,不断招揽有才华的人才。2. 这个学校一直秉持着求贤下士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三个字分开记忆,比如将“求”字记忆为寻找,将“贤”字记忆为贤才,将“下士”记忆为招揽人才。通过将每个字的含义记忆起来,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整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求贤下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要求贤下士,争取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团队合作很好,大家都积极发挥求贤下士的精神,共同完成任务。3. 高中生:大学招生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来求贤下士,录取最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