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科
lián kē
  • 拼 音:lián kē
  • 注 音:ㄌㄧㄢˊ ㄎㄜ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科举考试连续中式。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连科者进速,累捷者位高。”《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 郭梓 领命,昼夜兼行,赶到 韶州 ,报知母亲説:‘父亲已连科中了进士。’”
    (2).指连续几届科试。 清 蒲松龄 《求科试广额呈》:“往年旧额取至五十餘名,自 康熙 年减至三十五名,遂使闔邑人才,半阻於进取,连科甲第,多出於遗才。”

  • 基本含义
    连续考取科举进士。
  • 详细解释
    连科是指一个人连续几次考取科举进士,是对功绩卓著的人的称赞。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制度,凡是通过科举考试并获得进士称号的人,都被认为是有才能的人才。
  • 使用场景
    连科一词常用于称赞考试成绩优异、连续获奖等方面的成就。可以用来形容学生连续几次考试都获得高分,或者一个运动员连续几次获得冠军。
  • 故事起源
    连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科举考试中,连续几次考取进士是非常难得的成就,因此连科成为了对有才能的人的褒奖。
  • 成语结构
    连科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连”表示连续,”科“表示科举进士。
  • 例句
    1. 他连科三次,被誉为学界的奇才。2. 这位运动员连科五次,成为了体育界的传奇人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连科”与连续考取进士的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学生连续几次考试都获得高分,然后被连续录取为进士的场景。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信息,以及其他与成就、荣誉相关的成语,如“金榜题名”、“功成名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连科两次,被老师表扬了。2. 初中生:他连科四次,获得了全市的第一名。3. 高中生:他连科七次,被多所名校录取。4. 大学生:他连科三次,成功考取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