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近来,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热衷于将世界粮食危机归咎于中国,称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消费的牛肉越来越多,而生产牛肉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更有甚者,将"成百万中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生活水平提高"作为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可悲的是,这种极为荒谬的逻辑也成为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依据",推波助澜,狂热炒作。
1.导致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
近来,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热衷于将世界粮食危机归咎于中国,称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消费的牛肉越来越多,而生产牛肉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更有甚者,将"成百万中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生活水平提高"作为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可悲的是,这种极为荒谬的逻辑也成为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依据",推波助澜,狂热炒作。
那么,造成此次世界粮食价格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官员王晓东今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王晓东说,中国并不是世界大米、小麦、粗粮和肉类产品的主要贸易国。自2003年以来,中国在满足了自身消费增长需要之余,还向国际市场上出口了大米、小麦和肉类产品。虽然中国是粗粮的纯进口国,但中国的进口量远小于欧盟、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家,近两年来进口量也没有出现激增。而澳大利亚等传统出口大国的出口量因为干旱而锐减,欧盟的进口在2007年出现了激增。
王晓东分析道
首先,
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突破历史水平,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造成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肥料和柴油价格的上扬以及运输成本的大幅增长。
其次,
不利气候因素造成主要粮食生产国减产,出口量大幅下降。作为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澳大利亚连续数年遭受干旱气候,小麦出口锐减,仅2007年的出口量就减少400万吨。同年,乌克兰小麦出口也减少300万吨。此外,孟加拉国遭受台风袭击,造成大米减产300万吨。
第三,
由于世界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美国、欧盟和巴西等国将大量原本出口的玉米、菜籽、棕榈油转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些传统农业出口大国的农业生产格局并降低了出口。美国20%的玉米已被用于生物燃料生产,欧盟65%的油菜籽、东盟35%的棕榈油被用于生物燃料生产。这些政策的变化不仅造成了食物供给的减少,更引起了市场对于稳定供给的担忧和恐慌,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价格上涨预期。
第四,
美联储的不断降息,房地产市场低迷等都释放了大量的投资资本进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由于市场预期国际农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自去年11月以来,已有400多亿美元进入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投机炒作。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内,国际小麦的出口价格就增长了130%、大米价格增长98%、燕麦价格上扬38%。世界大量的粮食贮备被掌握在实力雄厚的国际基金炒家手中。
第五,
由于粮食价格在短时间内持续上涨,导致一些传统的粮食纯进口国,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加速粮食进口,以确保国内粮食供给;另一方面,一些出口国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也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短缺和市场恐慌。
第六,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严重扭曲了贸易,人为压低了国际农产品价格,致使发展中国家的中小粮食生产者和农民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生产其他经济作物,致使许多中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
严重不足,大量依赖进口来维持国内粮食供应。同时,多年来,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传播也钝化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农业生产的愿望,天真的认为世界粮食供应永远是充足的,可以完全依赖便宜的进口来替代国内生产,这也是许多国家对这次危机的爆发和持续准备不足的潜在原因。
2.中国粮食危机
(1)我们将需要多少粮食?
要知道我们将需要多少粮食,先需要知道我们将会有多少人口。图2是历年人口统计数据和笔者找到的人口预测/控制目标数据。
由图2可见,在有统计数据检验的区间,蒋正华、张羚广的预测数据(《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第1期)和联合国《世界人口预测(1998)》均偏高,但相比之下,联合国的预测偏差小些。
曾反思计划生育政策的何亚福则认为:“如果按照计生委认定1.8的总和生育率计算,那么到2030年左右,中国人口达到14.6亿的峰值;如果按照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22的总和生育率计算,那么到2020年之前就达到人口峰值,这个峰值不到14亿。”
一份《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报告则认为:2050年,人口可达到的峰值为14.2899亿。
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要求:到201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人;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将控制在15亿人左右。
图2中的细线是笔者对统计数据做的简单多项式拟合,而不是依据人口理论作的严谨预测。但其走势显然比蒋正华、张羚广的预测数据和联合国《世界人口预测(1998)》更接近统计数据的趋势。它低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的控制目标,高于何亚福给出的两个峰值。至于对人口峰值的估计,则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的目标一致:于2040年达到人口峰值15亿。
谨慎起见,我们将15亿人作为中国的人口峰值。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为新增的两亿人口准备粮食产能。
图1中我们看到,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这个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显示了粮食产量的稳定性。从1961年到1974年,我国的粮食生产稳定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人均粮食产量的平均波幅从18%降到4.7%,此后最高也没超过8%。这意味着社会已经适应了稳定的粮食供应,当年家家必备的粮囤、米缸已被商业储备取代,一旦人均粮食产量的平均波幅超过8%,除非商业储备有能力过滤这异常波动,势将引发社会的不安,乃至动荡。
中国人吃饱饭也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这十余年,由图1可知,1996年的趋势线值(385公斤/人)大体上可以代表这一时段的平均水平。而这一年的通道下沿(356公斤/人)则为人均产量的警戒线,低于它将危及社会安定;高于通道上沿(414公斤/人)则恐谷贱伤农。由此,根据人口预测,到达人口峰值时,我们的粮食产能要比2005年增高19.31%,如果要保障充分的供给则需增高28.3%,如果增高量低于10.33%,则将出现供应危机。19.2%的增长需求要求0.95亿吨左右的新增产能。正如布朗指出,农田减少不可逆转,而环境破坏亦呈扩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现有产能都相当困难,遑论增长?
能否靠进口解决问题?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量多年来在2.3亿~2.5亿吨之间,新增0.95亿吨左右的贸易量,势必将冲击整个粮食贸易结构,使我国与其他粮食进口国间的关系复杂化。此外,粮食出口量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等少数国家,其中美国占了35%左右。在粮食问题上高度依赖这些国家,其后果是什么?
粮食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之差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粮食生产年度波动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展现的长期趋势。1994年以前,总体上粮食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但差距在逐步缩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经过艰巨的努力,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问题在于1994年之后,出现了粮食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的苗头,若无法遏制它,饥荒将重新光顾我们。
(2)“狗日的粮食”
当今中国,5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的大饥荒,它将“民以食为天”的古训深深地刻在每个国人的心头。然而,近十来年,这“狗日的”粮食却与中国人玩起了“藏猫猫”,搞得我们莫辨南北。
1995年,当粮票已从流通领域步入收藏领域时,美国人布朗发表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文章,指出:中国的人口增长不可逆转;中国的农田减少不可逆转;环境破坏造成的农作物减产不可逆转。虽然中国可以也有能力用足够的外汇储备来购买美国的所有粮食,甚至买上几年美国的收成,但谁又能供应得起十几亿中国人的粮食缺口?
然而随后,媒体广泛报道的却是中国粮食储藏过多,导致大量的陈化粮。结果一方面农民卖粮难,粮价连年下跌;另一方面,大量的陈化粮催生了乙醇燃料工业,大量的陈化粮还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危及国民健康。
正当各地致力于农业的“结构升级”,大力减少种粮面积,推广经济作物时,却发生了粮价上涨。专家警告:粮食危机迫近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亦对全世界发出类似警告。而以试办农村小额贷款,帮助贫困农民而闻名于世的茅于轼却一再著文,痛斥“虚拟的”粮食危机,认为有必要“彻底消除许多错误的观念”。
2005年1月3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成为粮食净进口国。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报道,农业部于2006年底提出了《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有趣的是,一年多后查遍网络(包括农业部网站),笔者也没能找到这个规划的全文。从媒体的报道看,这个规划对粮食问题的总体判断是:
“国内粮食供需关系偏紧的态势将长期存在。”
粮食问题无疑是基本国情之一,这不断涌出而又相互矛盾的信息,迫使笔者探寻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吃了几天饱饭?
我们告别粮票制度是1994年,至今不过十余年。
1953年10月,中央全国粮食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的决议》。1955年5月16日,中央下达了《关于整顿城市粮食计划供应工作的指示》,要求全面实行“以人定量”和以行业定量的计划供应制度,凭证、凭票供应。1955年9月,国家粮食部以命令的形式发布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使用暂行办法》。从此,没有粮票就没有饭吃,粮票成了一代中国人的命根子。
然而,如果以为粮票是新中国的创造,那就错了。民国年间,国民党政府发放过“粮食配给票”,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也发行过“临时饥饿谷证”、“军用粮票”、“边区粮票”等。再往前,明清时期有“漕米版串”、“完粮串票”,宋代有类似粮票的“粮食要券”。饥饿似乎总是伴随着我们这个人口最多的种族,史书上“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记载比比皆是,马尔萨斯没有出现在中国实在令人诧异。
人均粮食产量表征着国家粮食丰裕的程度。建国以来的人均粮食产量见图1。历史数据显示:建国后短短7年内,人均粮食产量增加了46.8%,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考虑到这是新政权刚刚建立,还在朝鲜与美国面对面地打了一仗的时代背景,对比一下十月革命后普遍的饥荒,我们真应该对前辈们的业绩肃然起敬。
可惜,伟大的成就之后是巨大的失误与挫折,一场“大跃进”带来了人们至今难忘的饥荒。它让决策者牢牢地记住了“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的古训,使“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成了长达30年的基本国策。这30年的前期,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了巨大的投入,而后期则启动了世界上最严厉的人口控制政策。“以农业为基础”的成效是显著的,人均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到1982年接近了350公斤/人(348.7公斤/人),此后长达20年,人均粮食产量均在350公斤/人以上。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终于告别了粮票。
告别了粮票,“以粮为纲”也就渐渐淡出,到1996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史无前例的412.24公斤/人。正当人们像上世纪50年代末期那样,再次奋力投入工业化、城市化之时,人均粮食产量步步下滑,到2003年降到333.29公斤/人,回到了1982年以前的水平。更为严重的是,趋势线自1996年后出现了下行的态势,这不能不让为政者惊出一身冷汗吗?
3解决方式
去年粮食丰收,却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挨饿
关键是 丰收的粮食被送给谁吃了
一部分给了生物燃油,而比生物燃油更多的给了畜牧养殖的动物们
这些若是拿来给人吃,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挨饿了阿
减少肉食,即使一周减少一半的肉食,能帮助的不只是动物还有那些正在挨饿的饥民!
套用 姚民 保护野生动物公益广告中的一句话
没有消耗,就没有买卖,就没有生产
减少肉类消耗,减少动物消耗的食物,减少因畜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他加速了全球暖化 详情请查阅联合国食品农业部门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在11月29日, 2006的报告 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
简单,直接,有效!
我们可以马上成为英雄,
因为,我们正在拯救动物和人类的生命!
相关的可以查看
第一章 耕地——粮食安全的基础
第一节 世界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需求
1.1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
1.2 世界耕地面积增长减缓
1.3 世界耕地供给呈偏紧态势
第二节 世界耕地资源分布与潜力制约
1.4 耕地分布不均衡性制约粮食增产潜力
1.5 探寻降低耕地分布不均衡性制约的途径
第三节 世界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
1.6 主要粮食生产国耕地出现不同程度减少
1.7 非洲、拉丁美洲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1.8 耕地质量下降对粮食生产潜力形成制约
第二章 淡水——粮食安全的命脉
第一节 世界淡水资源与粮食生产需求
2.1 淡水资源是粮食生产的源泉
2.2 世界淡水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衡
第二节 世界淡水资源分布与潜力制约
2.3 主要粮食生产国人均淡水资源下降
2.4 发达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呈减少趋势
2.5 发展中国家淡水资源供求紧张
第三节 世界淡水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
2.6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推进增加淡水需求
2.7 工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长
2.8 农业用水偏紧对粮食安全影响加重
第三章 世界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
第一节 世界粮食生产现状与趋势
3.1 世界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发展
3.2 主要粮食品种发展不均衡
3.3 世界粮食增长减缓且结构矛盾凸显
第二节 世界人口增长与粮食消费
3.4 巨大人口基数带来口粮消费刚性增长
3.5 膳食结构改善拉动粮食消费需求
3.6 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需增加粮食消费
第三节 世界工业粮食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3.7 粮食用途拓宽拉动需求增长
3.8 世界粮食供求发生两个关键性变化
第四节 世界畜牧业发展与粮食消费增长
3.9 畜牧业快速发展增加粮食消费
3.10 世界肉类消费量逐年增加
第五节 世界生物质能源开发与人争粮
3.11 美国一年烧掉2.1亿人口粮
3.12 美国加快粮食型生物质能源开发脚步
3.13 欧盟生物柴油开发迅速扩张
第四章 世界粮食危机的发生与影响
第一节 粮食危机:概念与理论
4.1 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与演进
4.2 粮食危机实质是供给与价格问题
4.3 粮食危机形成的过程与阶段
第二节 粮食危机波及众多国家
4.4 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大涨
4.5 一些国家发生粮荒、民众饥饿
4.6 一些国家物价飙升、通货膨胀
4.7 一些国家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第三节 世界粮食危机的特征
4.8 国际市场粮价持续暴涨狂飙
4.9 国际市场粮食供求矛盾加剧
4.10 部分国家紧急叫停粮食出口
4.11 世界粮食库消比跌破安全线
第五章 世界粮食危机发生的背景与原因
第一节 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危害粮食生产
5.1 严重干旱使一些国家粮食大幅减产
5.2 一些地区干旱呈现常态化趋势
第二节 石油危机推动粮食成本与价格飙升
5.3 粮食价格与能源价格同步上涨
5.4 跨国巨头在粮食危机中攫取超额利润
第三节 生物质能源利用烧掉缺粮国部分口粮
5.5 富人的汽车吃掉穷人的面包
5.6 生物质能源开发扭曲世界粮食贸易格局
5.7 生物柴油开发导致食用油供给短缺
第四节 农业投入不足弱化粮食生产能力
5.8 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长期投入不足
5.9 世界粮食储备明显下降
第五节 迷信贸易自由化造成粮食自给能力下降
5.10 迷信贸易自由化使他们面对饥饿束手无策
5.11 海地从大米自给到依赖进口的蜕变
5.12 不能掌握自己饭碗的苦衷和教训
第六节 巨额农业补贴政策冲击一些国家农业
5.13 “便宜”农产品冲击相关国家粮食生产
5.14 “共同农业政策”对别国农业的冲击力
5.15 农产品倾销是巨额农业补贴的实质
第七节 金融类因素推动粮食价格上涨
5.16 农产品期货投机推动粮食价格狂涨
5.17 美元贬值与汇率波动推高粮食价格
第六章 消除世界粮食危机的政策路径与前景
第一节 世界应对粮食危机的紧急措施
6.1 援助:世界对粮食危机的紧急响应…
6.2 紧急粮食补贴:粮食自给能力不足国家的政策选择
6.3 限制出口:传统粮食出口国的自保之策
第二节 粮食保护主义与粮食贸易自由化:争论中的两条路径
6.4 追求自给自足的“粮食保护主义”
6.5 推崇世界粮食贸易自由化
6.6 罗马一北海道一多哈:围绕农业补贴的艰难谈判
第三节 扑朔迷离:发达国家削减农业补贴前景
6.7 美国对农业实行巨额补贴政策
6.8 巨额农业补贴:美国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政策
第四节 仍行其道:粮食型生物质能源开发加快
6.9 醉翁之意不在酒:发展乙醇燃料的真实动机
6.10 扶持生物质能源是变相增加农业补贴
6.11 发展生物质能源给美国带来丰厚利益
6.12 粮食型生物质能源是美国手中的战略武器
第七章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理念及格局
第一节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理念
7.1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理念内涵丰富
7.2 坚持长远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措施
第二节 手中有粮,供求基本平衡
7.3 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7.4 粮食自给率连续10年保持95%以上
7.5 粮食价格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7.6 粮食库消比高于粮食安全警戒线
7.7 中国是谷物净出口国
第三节 手中有粮,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7.8 畜产品供给丰富充足
7.9 水产品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
7.10 蔬菜品种丰富供给充裕
7.11 水果产量居世界第一
7.12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优化
7.13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第四节 手中有粮,来自不竭源头
7.14 手中之粮来自以自给为主的粮食安全方针
7.15 手中之粮来自强农惠农的农业和农村政策
7.16 手中之粮来自农业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
7.17 手中之粮来自健全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
7.18 手中之粮来自农村传统的农户储粮
第八章 改革创新的根本动力
第一节 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8.1 20世纪80年代5个中央1号文件的改革取向
8.2 确立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8.3 建立健全市场化农产品流通体制
8.4 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化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8.5 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基本体系
第二节 农村改革的历史性贡献
8.6 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8.7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重大转变
第三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8.8 30年农村改革经验弥足珍贵
8.9 30年农村改革启示惠及后人
第九章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第一节 粮食生产阶段性发展与阶段性重大跨越
9.1 实现粮食生产阶段性重大跨越的综合性因素
9.2 我国粮食生产阶段性发展特征
9.3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0亿斤大关
第二节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
9.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9.5 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
第三节 粮食生产与强化农业基础
9.6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9.7 强化农业基础是粮食生产重大跨越的保证
第四节 粮食生产与保护农民积极性
9.8 种粮农民增收是粮食增产的内在动力
9.9 越是丰收越要防止谷贱伤农
第五节 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与措施
9.10 粮食增产依靠稳定完善农村基本政策
9.1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条件
9.12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第十章 粮食生产波动规律与超常性波动
第一节 粮食生产波动的状况及特征
10.1 1949~1977年的粮食生产波动
10.2 1978~2007年的粮食生产波动
10.3 粮食生产波动的规律性及特点
第二节 粮食生产波动形成的主要因素
10.4 政策导向与粮食生产波动
10.5 自然灾害与粮食生产波动
10.6 农业投入与粮食生产波动
第三节 粮食生产超常性波动的影响
10.7 粮食超常性波动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10.8 粮食超常性波动影响农民收入增长
10.9 粮食超常性波动抑制农村消费需求
第四节 防御粮食生产超常性波动及影响
10.10 从解决“水”人手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10.11 努力提高农业防灾抗灾的科技含量
10.12 加强粮食超常性波动预警与应对
第十一章 粮食生产徘徊期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 粮食生产徘徊期及成因
11.1 粮食生产徘徊期及徘徊状况
11.2 粮食生产徘徊期的主要成因
第二节 粮食生产徘徊期引发推动通胀的原因
11.3 粮食生产徘徊期与物价总水平
11.4 粮食生产徘徊期与物价总水平关联度加大
11.5 粮食生产徘徊期加剧粮食供求偏紧
第三节 加强农业与防止通货膨胀的启示
11.6 粮食供给对宏观经济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11.7 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大力加强农业
11.8 防御粮食生产徘徊是防止通胀的基础性工作
第十二章 “三农”工作理念创新
第一节 作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判断
12.1 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12.2 农业和农村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节 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12.3 坚持强农惠农的政策取向
12.4 把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贯穿“三农”工作
第三节 确立“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12.5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位置
12.6 从农业基础地位到农业战略地位
第四节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12.7 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三农”工作理念
12.8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前提
12.9 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
第五节 作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
12.10 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重要发展阶段
12.11 把统筹、反哺、支持贯穿于农业政策之中
第六节 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
12.12 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12.13 把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和条件
第七节 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2.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2.15 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农情的现代农业
第十三章 粮食稳定增产与强农惠农政策
第一节 粮食生产创造“五丰五增”的奇迹
13.1 任何时候都不能说粮食问题解决了
13.2 一个难得的粮食稳定增产高峰期
13.3 强农惠农政策催生粮食稳定增产高峰期
第二节 粮食发展与扶持政策效应
13.4 新时期5个中央1号文件的重大使命
13.5 强农惠农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
第十四章 10000亿斤粮食的重量与分量
其他
第十五章 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第十六章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含义与提升
第十七章 现代农业建设与国家粮食安全
第十八章 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建设
第十九章 国家粮食安全与生物质能源开发
第二十章 农业国际化与农业产业安全
第二十一章 国家粮食安全与构建长效机制
第二十二章 中国完全能够养活自己
Independent.co.uk*(独立报)Wednesday, 16 April 2008
中一篇The Big Question: Is changing our diet the key to resolving the global food crisis?
图书.粮食危机
作者:(美国)(Engdahl.W.)恩道尔
译者:赵刚 等
市场价:¥39.0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页码:27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02473836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内容简介
《粮食危机》 从地缘政治的视角人手,通过无与伦比的超强思辨和无可置疑的翔实史料,揭示了围绕粮食正在进行的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作为《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的续篇,《粮食危机》 的线索是英美权势集团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粮食——的控制。在作者妙笔生花的描述下,“绿色革命”、“基因革命”、“人口控制”背后种种鲜为人知的内幕一一呈现,为您揭示以洛克菲勒家族为代表的美国社会政治精英如何处心积虑地打着科技进步、粮食援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幌子,为自己维持支配世界、主宰人类的霸权创造条件。
作者简介
威廉 恩道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长期旅居德国。从事国际政治、经济、世界新秩序研究已逾3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学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比较经济学硕士。
威廉 恩道尔作为独立经济学家和新闻调查记者,先后在美国和欧洲工作。他的研究涵盖领域极为广泛,除金融、能源和地缘政治外,还包括世界农业问题、粮食交易垄断、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第三世界债务、对冲基金和亚洲金融危机等。威廉 恩道尔先生还经常应邀在一些有关地缘政治、经济、金融、农业、能源问题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并定期为世界全球化中心及许多国际出版物撰写文章,还经常为欧洲主要银行和私募基金经理提供咨询。
媒体推荐
全球粮食储备只够我们吃57天!我们的口粮在哪里?地球面临饥饿威胁,已导致8.5亿人陷入困境……粮食价格可能还会不涨20-50倍。
——联合国粮农组织
深控洞,广积粮,不称霸。
——毛泽东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亨利·基辛格
粮价暴涨,财富加速流向富有的产粮大国;粮食危机,凸现粮食的政治、金融、能源和人权属性。
——国院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韩俊
这本书清楚地告诉我们,当粮食成为国际政治中的战略武器,发展中国家反击的唯一手段,就是重视本国的农业发展,并以科技成果保卫本国的粮食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于建嵘
具有公共品属性的粮食,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确保必需程度的粮食安全,是一国国富民强的基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秦富
此书就像一台政治显微镜,告诉并提醒读者:当阴谋绑架了智慧,科技沦为政治的奴仆,粮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核心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总编辑刘渊伟
如果你想了解为什么生物科技公司坚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转基因种子,弄明白它们的社会和政治目的,你就应该读一读这本经过潜心研究才写出来的书。你会明白这些企业是如何力图实现控制全人类的目标的,搞清楚我们必须反对这个计划的理由。
——克罗地亚里热夫齐农学院遗传学教授(曾代表克罗地亚出席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会议)马里杨·约斯特
编辑推荐
运用粮食武器获取世界霸权,提示粮价飞涨的真相,洞察转基因专利种子的政治意图,戳穿粮食霸权的阴谋。
继石油和交贷危机后,全球下一场危机将是粮价引发的农产品危机。全球粮价疯涨,创出160年来新高。供需失衡背后是生物燃料的吞噬、转基因种子的肆虐。难道我们每吃一日饭都要给西方利益集团交纳一笔专利费吗?
《粮食危机》 是旅德美籍学者威廉·恩道尔继《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他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无与伦比的超强思辨,无可质疑的详实史料,条分细缕,层层剖析,为我们揭示了围绕粮食正在进行的一场不为多数人所察觉的阴谋。这是一个由少数人策划的阴谋,他们正在图谋控制全世界的粮食供给,控制世界大多数人生存的物质基础,从而控制世界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让全世界的人们成为他们猎食的对象,成为他们永远的奴隶。这是一个设计巧妙而又隐蔽的阴谋,由三个步骤构成。首先,他们以科学的名义,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获得大批专利,并控制某些重点粮食品种,如大豆、水稻等大规模农作物和鸡、奶牛等重要家禽产品。其次,他们寻找各种机会,如大面积的农业灾害(减产或疫情)、战争(如在伊拉克)、债务危机(如在阿根廷),借助某些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庇护,以援助为名,强迫别国的农民采用由他们控制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子。最后,他们它利用人类用于鼓励创造发明的专利制度,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强迫征收种子的专利使用费。为达到目的,他们不惜采取恶劣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开动宣传机器,把人类流行了几千年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诬蔑为落后的生产方式;隐瞒转基因种子严重的不良后果,大规模推广未经严格检验的转基因作物;发明不育种子,让农民播种的农作物“断子绝孙”,从而不得不年复一年地向他们“买种”耕作。这是何等的阴险。
《粮食危机》 分五个部分共十三章。第一个部分包括两章,主要介绍了为推广转基因作物,利益集团游说美英政府,一方面采取不管制政策,另一方面压制独立的科学研究,为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大开方便之门。第二部分包括三章,主要介绍了美国调整粮食贸易政策的动因,美国政府控制第三世界人口生产和粮食生产的真正目的,以及为控制别国的粮食生产,美国利益集团在南美多个国家所作的一系列尝试。第三部分包括两章,主要介绍了利益集团为摧毁别国的粮食生产体系所采取的种种手段,以及为控制水稻种子所作的努力。第四部分包括三章,分别介绍了美国在阿根廷和伊拉克推广转基因作物,控制上述两个国家粮食生产的做法,以及美国如何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形成有利于转基因作物推广的国际贸易环境。第五部分包括三章,主要介绍了在美国政府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庇护下,利益集团为彻底控制粮食种子和推广转基因技术所做的种种动作。
作者通过犀利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向我们发出警示,粮食生产不可忽视,粮食安全必须警钟长鸣。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序一
序二
译者序
导言
第一部分政治开端
第一章官商勾结华盛顿发动“转基因革命”
早期的转基因研究
“实质上相同”的骗局
“大自然中最好的食品……”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孟山都合谋榨取公共利益
孟山都与政府的亲密关系
第二章奴颜婢膝科学沦为政治的仆人
科学向政治下跪
转基因计划挨了一记闷棍
布莱尔、克林顿和“政治化”的科学
不那么清白的英国皇家学会也掺和了进来
科学屈从于公司利益
第二部分洛克菲勒计划
第三章小巫见大巫 “狡猾的”尼克松和更狡猾的洛克菲勒兄弟
美国在越战时期掉转船头
戴维·洛克菲勒的“民主的危机”
基辛格与粮食政治
“粮食浩劫”
“在罗马……”
尼克松的农业出口战略
“粮食武器”
第四章居心叵测基辛格的秘密《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
人口增长与国家安全
嘉吉公司的粮食
不吉利的十三……
巴西成为《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的“样板”
洛克菲勒家族对“优生学”的支持
波多黎各岛上的人体实验
“仅次于核武器控制的头等大事”
第五章运筹帷幄左右未来的战争与和平研究
为建立战后帝国做准备
“美国世纪”——美国的生存空间
纳尔逊在拉丁美洲的冒险行为
洛克菲勒不可外扬的家丑
洛克菲勒一华莱士报告
早期的商业化农业:洛克菲勒与嘉吉公司联手
巴西和委内瑞拉
第三部分创立商业化农业
第六章如火如荼发动全球“农业革命”
开启“绿色革命”大门
为“生物革命”培训骨干
洛克菲勒资助创立商业化农业
垄断与纵向整合死灰复燃
“农民们都到哪里去了?”
第七章技术霸权粮食就是权力……
抓住了水稻金饭碗
“新优生学”:反证法的应用……
减化生命
绘制水稻基因组图谱
“金水稻”与用心险恶的谎言
第四部分肆虐的转基因种子
第八章煽风点火策动世界“粮食生产革命”
阿根廷成为第一个实验品
债务危机让阿根廷成了大豆生产大国
打垮阿根廷人的民族意志
洛克菲勒的阿根廷土地革命
“阿根廷,给我大豆吧……”
孟山都用欺骗手段进行征服
让他们吃大豆!
第九章落井下石 美国在伊拉克播撒民主的种子
美国式的经济休克疗法
布雷默的《第81号命令》
伊拉克的种子宝库遭到破坏
无种可种
“难道让他们吃……通心粉?”
伊拉克、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颐使气指
第十章沆瀣一气毁灭的种子——种下“人间乐园”
美国农业综合企业独步天下
国际粮农贸易政策理事会与农业综合企业游说集团
WTO和恶劣的TRIPS
鱼和熊掌兼得
转基因生物的四驾马车
转基因生物与五角大楼的交易
将转基因魔鬼放出瓶子
对生命形式的使用许可
谎言、见鬼的谎言和孟山都的谎言
转基因大豆与婴幼儿死亡有关?
非洲的假冒“神奇甘薯”
第五部分控制人口
第十一章步步紧逼“终结者”技术、“背叛者”技术与避孕玉米
“进两步,再退一步……”
“守护天使”拯救了转基因生物工程
“把它从他们血淋淋的喉咙里塞下去……”
我们醉倒在温柔的、这么温柔的……
一种非常特别的玉米
破伤风、洛克菲勒和世界卫生组织
暗藏的转基因生物计划浮出水面
第十二章乘火打劫 禽流感恐慌和转基因鸡
总统拉了兄弟一把
基辛格和生物战
农业综合企业从禽流感恐慌中获益
转基因鸡的世界?
第十三章登峰造极基因世界末日:“终结者”技术与猪专利
孟山都终于收购了Delta&Pine Land公司
欧洲专利局授予“终结者”专利
四处贩卖毁灭的种子
猪和牛精子的专利权?
198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
后记
术语表
……
序言
您手中的这本书向您展示了一项既荒唐可笑又令人厌恶的宏大计划,尽管您不愿意相信,但很不幸,它的确是真的。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一小撮英美“精英分子”意欲控制整个世界粮食链条的种种图谋。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追逐利润,而是以一种新的生物战争形式,实行种族灭绝和“人种改良”,以实现其大规模消灭几十亿人口尤其是亚洲人口的长期目标。
在我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前言的时候,世界正处于一场新的大规模粮食危机之中。自20世纪70年代初粮食大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世界粮食库存达到历史最低点,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大肆投机,致使国际上小麦、大米、玉米和其他基本粮食作物的价格翻了一番多。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将其称为“一场新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比起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国发动的那场鸦片战争更加恶毒,更具破坏性。
其实,我们早就可以预料到这场粮食危机必然会发生。由于嘉吉、ADM和邦基等美国跨国农业巨头的不断施压,美国和欧盟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输出地政府决定,彻底取消沿袭多年的粮食储备制度。在战争或粮食歉收的时候,粮食储备作为蓄水池是防止出现灾难的重要保障措施。欧美各国政府之所以取消粮食储备,完全是因为国际粮食卡特尔不断鼓动的结果,即“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可以让私营的全球化公司“更有效”地储存和供应粮食,通过“提高效率”来替纳税人节省每一分钱。
文摘
第一章官商勾结华盛顿发动“转基因革命”
早期的转基因研究
生物技术和植物及其他生命形式的基因改造这一主题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研究实验室中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在关键领域实施了激进的经济政策,这与总统的亲密盟友——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遥相呼应。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很特别,都是激进自由市场政策和减少政府干预的吹鼓手。这两项政策相结合,就是放任私营部门自由发展。
然而里根政权决意在一个领域——几年前发展起来的、脱胎于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研究的基因工程领域——采取无为的放任政策来确保美国处于领先位置。
在美国,对转基因粮食和基因工程产品的监管历史中有着不寻常的方面:从里根时代开始,政府极端偏袒应用生物技术的农业综合企业。负责保护人民健康和安全的美国政府机构逐渐有了危险的偏见。
早在美国第一个商业性转基因产品上市几年之前,里根政府就悄然为孟山都和其他发展转基因产品的私营企业打开了大门。里根政府中决定发展转基因产品这一新领域生杀大权的人物是中央情报局的前局长、副总统老布什——后来他当上了美国总统。他是现任总统小布什的父亲。
到20世纪80年代初,大量的农业综合企业都疯狂发展转基因植物、家畜和基于转基因技术的兽药。然而,当时政府并没有制定任何监管体系,来控制转基因产品的开发、风险和销售。当然,那些农业综合企业希望一直维持这种状况。
存在这种状况,部分原因在于里根一老布什政府受到了全盘放松管制的意识的驱动,以此减少政府对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监管。粮食安全也不例外,即使这意味着人民大众可能像小白鼠一样被当作试验品,用来试验完全未被检测出来的新的健康安全隐患。
“实质上相同”的骗局
1986年,当时的副总统老布什主持了一个白宫特别战略会议,与会者都是来自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一家化学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些高级管理人员。据曾任美国农业部官员的克莱尔·霍普·卡明斯透露,这次非公开会议的目的在于讨论对发展中的生物技术行业撤销管制的问题。孟山都与美国政府(甚至与老布什的中央情报局)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该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战中为了毁掉丛林地区的树叶+发明了一种致命的除草剂——橘剂。此外,该公司也有很多欺诈、掩盖事实和行贿的不良记录。
当老布什在1988年最终当选总统的时候,他和副总统丹·奎尔迅速采取行动落实早已制定好的计划,给孟山都和其他主要的转基因公司松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