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安全带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气囊安全带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已研发出一种带气囊的汽车后座安全带,可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这种新式安全带的独特之处是,气囊内置于安全带从带扣到乘客肩膀的位置,一旦发生碰撞,汽车就会发出信号释放气囊,此时安全带气囊与人体躯干的接触面积较未展开气囊时提升五倍,大大增加了受力面积,使得安全带在束缚躯干惯性前冲时身体所受的压强大大降低,防止安全带在束缚中引起的二次伤害。

    气囊安全带-基本简介

    气囊安全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已研发出一种带气囊的汽车后座安全带,可更好地保护乘客安全。这种新式安全带的独特之处是,气囊内置于安全带从带扣到乘客肩膀的位置,一旦发生碰撞,汽车就会发出信号释放气囊。

    “当今保护生命安全的两大汽车装置是气囊和安全带,而这个新装置集两者特点于一身。”福特公司负责研发气囊安全带的工程师森达拉拉杰说,这种内置气囊的安全带比普通安全带更宽,有助于分散使用者在撞车时胸部所受到的冲击力,还能支撑头部和颈部,减少使用者受伤的可能性。

    和从方向盘或仪表盘内释放的前座气囊相比,这种安全带内置气囊的充气过程较“温和”,更有利保护儿童和老年人安全。福特公司计划在2010年秋季美国上市的“探路者”型汽车上首先安装气囊安全带,但未透露这种新式安全带的价格。

    气囊安全带-设计特点

    气囊安全带

    该技术主要是为后排乘客在发生撞击时提供躯干部位的保护,因为在车内,后排乘客并不像前排乘客一样有正面气囊保护,在发生撞击时同样有可能因为巨大的惯性前冲造成伤害,可充气的安全带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碰撞发生时,位于安全带中的安全气囊弹出,缓冲由于惯性所导致的躯干前冲,此时安全带气囊与人体躯干的接触面积较未展开气囊时提升五倍,大大增加了受力面积,使得安全带在束缚躯干惯性前冲时身体所受的压强大大降低,防止安全带在束缚中引起的二次伤害。同时较大体积的充气囊能够对颈部和头部起到一定的束缚作用,降低后排乘客的受伤风险。

    该安全带对于后排的儿童也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在碰撞时宽大的充气囊能够更有效减少安全带勒住颈部造成的窒息风险。同时,由于内部充气以及圆形的边缘,使该安全带的佩戴舒适度也有所提升,告别了以往安全带的生硬,给驾乘者更自由的体验。

    气囊安全带-发展前景

    福特仅公布了将这种安全带应用于后排的计划,而并没有提到是否会为前排乘客提供这种充气式的安全带装置。据称,充气式安全带将首先装配在2010年下半年投产的2011款福特Explorer车型上。福特汽车安全研究和预付的工程技术负责人称,这种安全带设计仍然需要很多年的测试和实践来进行改进,证明该技术行之有效并能在碰撞事故中切实的发挥保护作用。估计次技术引入国内福特车型上还有待时日。这种安全带价格不菲,公司将把它作为“可选项”由顾客决定是否加装。

  • 基本含义
    指在危险时能提供保护的安全措施或手段。
  • 详细解释
    气囊安全带是由“气囊”和“安全带”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气囊在汽车安全系统中起到缓冲撞击的作用,安全带则能够固定乘车人员的身体,防止其在碰撞时受伤。因此,气囊安全带象征着一种能够在危险时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或手段。
  • 使用场景
    气囊安全带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面临危险或困境时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可以用于形容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安全保障的物品或设备。
  • 故事起源
    气囊安全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汽车发明之后。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人们在行驶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汽车乘坐的安全性,人们发明了气囊和安全带等安全设备。因此,气囊安全带这个成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气囊”和“安全带”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面对突发危险,他像气囊安全带一样保护了整个团队。2.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好气囊安全带,防止意外发生。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气囊安全带比喻为在危险时提供保护的安全措施,可以想象自己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并在需要时气囊自动弹出,保护自己的安全。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汽车安全的知识,包括气囊、安全带以及其他安全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每次开车都会叮嘱我系好气囊安全带,保护自己的安全。2. 初中生:在学校的安全演习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气囊安全带来保护自己。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就像是为自己的考试成绩系上了气囊安全带,保护自己的学业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