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堂
pǔ jì táng
  • 拼 音:pǔ jì táng
  • 注 音:ㄆㄨˇ ㄐㄧˋ ㄊ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清 代收容老病孤寡的慈善机构。《清会典事例·户部·收羇穷》:“ 康熙 四十五年,京城 广寧门 外,士民公建普济堂……凡老疾无依之人,每栖息於此。司其事者,殊为可嘉。”

  • 基本含义
    普遍救济众人的堂堂正正之处
  • 详细解释
    普济堂是一个形容词语,表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宽容大度,乐于助人,慈善善举无私无畏。这个成语来源于佛教语,意思是广泛地救济众人的地方。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慈善善举无私无畏。
  • 使用场景
    普济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善良慈善,乐于助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机构或组织的慈善善举,广泛救济众人的行为。
  • 故事起源
    普济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佛教寺庙中。佛教强调慈悲为怀,乐善好施,普遍救济众生。普济堂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具备佛教的慈悲精神,广泛地救济众人。
  • 成语结构
    普济堂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普济”和名词“堂”组成。
  • 例句
    1. 他是一个普济堂的人,总是乐于助人。2. 这个慈善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慈善活动,真是普济堂之举。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佛教的慈悲精神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联想到普遍救济众人的堂堂正正之处,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佛教的慈悲精神,以及其他与善良慈善相关的成语,如“行善积德”、“乐善好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普济堂的人,总是乐于帮助别人。初中生:这个慈善机构举办了普济堂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了许多学习用品。高中生:我们应该学习普济堂的精神,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社会更加和谐。